2)第十章 独当一面君可允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哽咽:“备穷途来投,幸得令尊收留,将军不弃。备夙夜感怀,常欲效力于阶下。今将军慷慨资助,供备军械粮草,使备出征关中,备敢不效死力,以弘将军之威德,扬汉室之余烈?”

  两人声情并茂,言辞恳切,执手相看泪眼,使得观者不禁为之深受感染,有那感情丰富,心思细腻之辈,已是潸然泪下,怆然流涕了。

  郑重道别,依依不舍,送出十里之后,刘琮终于在刘备的苦劝之下勒住战马。

  老小子终于滚蛋了,杀又杀不得,看着也心烦,以后荆州再无不安定因素,总算让人可以放心安眠了。想到这里,刘琮望着刘备等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嘴角微翘,眼神愈发明亮。

  这小子可真能装。没想到年纪轻轻,就如此惺惺作态,收买人心。可惜我时运不济,未能反客为主,此去关中,前途未卜啊。刘备回首望向刘琮等人的身影,嘴角耷拉,目光阴沉。

  本就不是同路人,何来分道扬镳?回转襄阳城中,刘琮立即请来贾诩等人,一同商议孙策死后,当如何应对。

  其实刘琮在去信提醒孙策的同时,便已给甘宁、魏延传过密令,让他们加紧准备东进。如今孙策果然如同历史上一样遇刺身亡,正是夺取江东的天赐良机。然而蒯越等人,却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

  “夫兵不伐丧,此仁者所不为。将军还请三思而后行!”蒯越正色对刘琮说道:“今策新亡,江东人心附于孙权,是为哀兵,其志必坚,其心必齐。无罪而伐之,是为不祥也!”

  刘琮皱眉道:“正因如此,才宜速攻。若再拖延下去,到那时孙权人心已固,羽翼丰满,则更为难克!”

  “此时出兵,颇为仓促,粮草未济,军械亦有不足。”徐庶沉吟道:“本拟在秋后发兵东进,现在就出兵讨伐,是不是早了些?”

  贾诩说道:“胜负之机,应时而变。以吾观之,此事宜早不宜迟。粮草不足,可就食于敌,军械欠缺,陆续增补就是了。”

  “军师的意思,是分兵递进?”刘琮望向贾诩问道。若是如此,倒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贾诩点头道:“甘将军领水军驻于柴桑、黄将军领骑兵在豫章,可以先由二将水路并进,以为前锋。然后将军亲率大军,循路而进,或顺江而下,或沿途克城。”

  看样子自从决定下江东以后,贾诩便一直在考虑具体如何作战。如今孙策身亡,刘琮又与曹操达成默契,正是出兵良机。至于仁义什么的,在这个乱世之中用来招揽人心或许还行,但若想以此成就霸业,是远远不够的。

  见蒯越等人还欲再劝,刘琮便直接说道:“我意已决,诸君勿复劝谏。现在还是想想,当如何攻克江东,扫平孙氏。”

  “若以甘、黄二将军为先锋,粮草倒也足用,只是南阳方面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