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章 独当一面君可允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何人驻守?”徐庶稍一思忖,出言问道。

  刘琮早有计划,闻言便说道:“南阳留建忠将军驻守,魏、赵、胡诸将随我同行。文、黄二将分赴豫章、柴桑,以为后备。”他说的文黄二将,指的是文聘和黄祖,攻伐江东乃是如今头等大事,必须举荆州之力,以雷霆之势倾力东进。

  然而诸葛亮却忽然说道:“前日益州牧遣使求援,将军当如何措置?”

  这件事除了贾诩之外,众人多不知晓。刘琮便将此事详情道出。原来益州内乱,刘璋眼见无法平叛,便遣使向刘琮求援。诸葛亮虽未明言,但趁此机会谋取益州的心思,却隐约有所表露了。否则也不会在刘琮决意东进之时,又将此事提出来。

  对此刘琮并没有感到不快。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只做个录事书记对他来说实在是大材小用,但刘琮之所以迟迟没有将诸葛亮提升高位,也是出于担心拔苗助长的顾虑。

  “以诸位所见,能否抽调一部,前往益州帮助平叛?”刘琮没打算搞一言堂,多听听大伙的意见,总是好的。

  贾诩率先出言反对:“事有轻重缓急,既然将军已决定攻略江东,此时诚不宜节外生枝。”

  “是啊,南阳军东进,其余各部亦要调动参与江东之役,援助益州之事,为分兵之举,不妥。”徐庶也说道。他虽然与诸葛亮私交甚笃,但在这等事关大局的重要事情上,绝不会毫无原则。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赵云也道:“蜀道艰难,兵少不足成事,多则粮草难运,万一后路被断,陷入蜀中,进退失据恐难归还。”

  见众人都表示反对,诸葛亮却还是坚持道:“可遣一偏师入蜀,有益州牧所部接应,粮草当不足为虑。事成则有同宗相助之谊,不成亦可回转荆州。”

  其实他这话还没说透,但在座诸位,也大多猜到了几分。

  刘琮这才意识到,诸葛亮此时提出这件事的用意。他是想要独当一面啊……

  见刘琮蹙眉深思,贾诩转而对诸葛亮问道:“以孔明所见,当由何人领军为宜?所部人马,又当有多少合适?”

  诸葛亮立即回答道:“无论赵、魏,抑或建忠将军皆可,亮不才,愿为之出谋划策。”

  此言一出,徐庶等人颇为惊讶,而刘琮与贾诩对视一眼,都在思忖此事的可行性。

  “未知将军意下如何?”诸葛亮认真地对刘琮问道。自投入刘琮麾下之后,诸葛亮便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定位。军师之位是不用想的,除非贾诩哪天生病亡故,或者还有机会,而典军将军的职位,诸葛亮虽也有意,现在却是好友徐庶所领。至于其他,诸葛亮便看不上眼了,他自认有经天纬地之才,想要做的是管仲、乐毅那样的大事业。

  就目前的战略而言,诸葛亮很难从攻略江东中找到适合发挥自己才华的地方,大丈夫不能独挡一面,建功立业,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而前去益州相助刘璋平叛,则可以实现自己施展才华的夙愿,在诸葛亮看来,平叛只是由头而已,既然早晚都要解决益州,何不提前布局,以策应将来?

  ...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