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_如果这是宋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时,宋朝毕竟渡过了一次危机,尤其是新皇帝亲征,别管胜负,至少保住了领土的完整。于是一切都从轻发落,比如说范廷召,不管怎样,他导致康保裔孤军无援,全军覆没,但是不仅没有处罚,反而加封为检校太傅。傅潜这位冬眠型的前线主帅也因此保住了脑袋。

  这时候就该说说他到底该不该杀了。

  前人的评论说过了,现在要说近现代学者们的看法。说傅潜冤枉,当时只有8万多人马,而辽国是太后、皇帝亲征,至少在10万以上,傅潜保存实力,等待时机是对的。请看康保裔就是例子,硬拼,结果全军覆没,有什么好处?

  而范廷召就是在辽人退走时追击,只有区区一万多人马,看看战果多么辉煌。并且赵恒命令夹击时,只给了他10天的准备,这对古代的大兵团作战来说,时间太少了,没有出击也正常。

  真的正常吗?

  前蜀是30多天灭亡的,后蜀是66天灭亡的,这怎么解释?至于说辽人退走时再追击,那样要战士是干什么的?为了战争的最后胜负,就要用老百姓的生命去消耗敌人的锐气,一个尖锐的问题是,如果宋真宗没有带20余万禁军亲征的话,他傅潜要用多长的时间,多少宋朝百姓的生命,才能满足辽军的胃口,让他们对刀枪厌倦?

  那之后,才是他出击的时候?!

  要说保存实力,就更可笑了,他保存实力为的是什么?当他出兵的时候,皇帝没有告诉他,你先顶住,我随后就亲征吧,也就是说横竖只有他自己,敌人在眼皮底下越杀越有状态,越杀越肥,自己的兵憋得郁闷至死,这怎么会敌消我涨,直到最后胜利?

  或者就算赵恒曾经私下里告诉过他,随后就亲征,那么他这样“保存”实力就有意义吗?

  千年之后的西方,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拿破仑的滑铁卢之战。他面对英国的威灵顿,派出自己的部下格鲁希去追击普鲁士军队,结果这边拿破仑用尽所有的兵力去冲击英国人,马上就要成功,可是普鲁士人却突然作为援军杀到,拿破仑就此崩溃。

  格鲁然呢?他先是追丢了人,然后就算听到滑铁卢方向重炮齐鸣,一个超级战役正在打响,都绝不回头助战,而是继续执行陛下的纸面命令——追击普鲁士。除非另有新的纸面命令到达。

  新的命令终于到了,是通知他,法国己经战败。这时候他的勇气、智慧、经验、果断等等一个军人所能拥有的全部才能,才突然间爆发。在五倍于已的敌人包围圈中,他一兵一卒,甚至一门大炮都没有损失,就突出了重围,他要带着军队去救自己的皇帝。

  可是这时,还有一丁点的意义吗?

  傅潜也是这样,就算皇帝会亲征,你在这之前就什么都不做,不说有效地消耗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