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太子南行旧都,你在逗我?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屁事儿解决不了。

  但话是这么说,大明朝的制度决定了,有些事情要是不开朝会和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们商量商量,自己这个皇帝还真做不了主。

  就连圣旨,都要从内阁经过首辅、次辅的共同签名才能生效,不然那叫中旨,名义上人家是可以晾着你不遵行的,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第一次朝会,就好像崇祯皇帝在后世找工作面试一样,自己紧张的不得了,根本毫无睡意,所以窝在冬暖阁看了一夜奏折。

  不知道崇祯皇帝心思的周皇后还以为他又在熬夜处理政务,联想到前几日那么快的一次,不由得为崇祯龙体担忧,特意让御膳房熬了一碗参汤送过来。

  本来崇祯皇帝没什么心思,但闻见香味又咽了下口水,心道这可是参汤,又不是什么碳酸饮料,既然已经煮了,那就不能浪费啊。

  第二天一大早,崇祯皇帝为了避免迟到让其它人等自己而尴尬,所以天还没亮就来到皇极殿等着,看见天色昏暗,又趁间隙眯了一会。

  “咚——”

  “咚——”

  一阵悠扬的钟声忽然响起,原来是司礼太监开始鸣奏紫禁城的五十四响钟声,这口大钟在大明皇城屹立两百多年,曾召唤历代文武百官上朝,听在耳中的确是绵长而震撼。

  东西直门被司礼太监打开,京营兵士穿着红边金色甲胄昂首挺胸的先行进入站在两侧,不过大部分都是生面孔。

  这些京营兵士是董琦裁撤了大批勋贵后招募的新一批,几乎全都是农家子弟,虽然举止有些粗俗,并没有什么规矩,但却不显得懒散。

  吴襄看来还是有两把刷子,多年的宁远团练总兵没有白干,这才提督几天,兵士们看上去比原来的精气神好上许多。

  很快,文武百官依照次序从东西直门鱼贯而入,按官职等级,从甬道两侧分左右次序登上皇极殿,对着上面正襟危坐的崇祯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

  “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眼前这个群臣跪拜的场面,崇祯皇帝心中说不出的震撼。

  这也太刺激了,虽然知道这些臣工心里早就没有自己这个皇上,但毕竟第一次见到,总归是有些没反应过来。

  崇祯皇帝愣住半晌,臣工们也就在冰冷的殿上趴了半晌,不少人已经有些微词,觉得皇帝是在故意为难他们。

  但不管怎样,即便到了眼下这等地步,崇祯皇帝起码还是有当堂杀了某位大臣,让他青史留名的权利。

  在这即将改朝换代的新时刻,大顺进京城之后必然会叙用前朝官员,这是历朝历代的规矩,所以名节反倒不如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重要了。

  不多时,崇祯皇帝咳咳几声,说道:

  “诸位爱卿平身吧!”

  “皇上,臣有话说!”

  崇祯皇帝话音刚落,一道中气十足,又显得有些蛮横的话传出来,侧眼一看,原来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

  “爱卿有何事要说?”

  李邦华恭恭敬敬朝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躬身行礼,紧跟着便高声说道:

  “皇上,李贼已直趋代州,太子南行一事,应该提上日程了!”

  历史上,崇祯皇帝曾几次想要南迁暂避锋芒,甚至让人在大沽口准备好了船只和沿途护送的兵马,就差廷议这关还没过。

  可这看似最简单的一关,却迟迟过不去。

  大臣们一方面都在等着改朝换代好做大顺的开国功臣,另一方面又要对崇祯表示体面上的尊敬,所以根本没人敢出来附议。

  谁第一个出来,谁就要背负弃地南迁,丢弃祖宗宗庙陵寝之地不顾的罪名,就算成功到了南京,那也肯定是第一个被推出来当替死鬼的。

  大臣们和崇祯谁都不愿意背负这个沉重的罪名而遗臭万年,就这么耗到了现在。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