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六十章:未必能灰飞烟灭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原本自己不过是个新建伯,现在一下子成了外封的国公,虽然有皇帝的信任,却也并非是个好差事。

  除了国内的口诛笔伐以外,王先通需要完成的任务还有很多。

  巴克什不过是个明军堂而皇之接受全部印度国土的傀儡,真正在莫卧儿掌权的,从此以后必须是要他们印国公府。

  为了分权,崇祯还设立了驻印大臣及五军都督府分别握着文武大权,以后可能会有更多,比如东厂和锦衣卫分署,用来监视。

  在接到自己父亲和哥哥已死的消息后,奥郎则布明知希望渺茫,却还是聚齐了仍能忠于自己的军队退守到德干,意图割据一方。

  但是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已经率领舰队直奔法兰西,压根没有去管这货。

  崇祯二十五年的正月,印国公王先通“带着”莫卧儿的印度皇帝巴克什及一帮帝国文臣武将向德干进军。

  留在印度的大明军队和莫卧儿本土的帝国军组成了二十万人的联军,兵临德干高原,将奥郎则布的都城团团围住。

  半个月以后,奥郎则布兵败,逃回自己的宫廷,在穷困潦倒和四面楚歌中自杀。

  莫卧儿国内最后反抗大明的势力就此终结,在这之后的数年间,王先通都在忙于平定莫卧儿国内的“叛乱”。

  在王先通忙着的时候,在安南境内的白文选也没闲着。

  崇祯二十三年,东吁王朝(缅甸)的他隆王去世。

  与印度的沙贾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他隆王和沙贾汗都是在他们国内足以称得上雄才大略的君主,而他们强盛的表象之下,却是暗潮汹涌。

  沙贾汗在位时期的莫卧儿开疆扩土,成为南亚次大陆唯一的强权,而他隆王在位时期的东吁王朝不断改革,也有了战象百头和几十万大军的实力。

  沙贾汗忽然暴毙,让崇祯皇帝得以打着光明正大的旗号乘势入侵。

  现如今继位的印度巴克什王朝君主巴克什,已经完全成为大明的傀儡,莫卧儿帝国的军政大权,已经不再受到他们的掌控。

  他隆王去世,正值明军在东南亚的安南、大城、金边王朝各国执行武力扩张政策。

  一开始,明军无暇顾及纷乱的缅甸国内局势。

  但明军的无暇顾及,却让缅甸更为衰弱,他隆王之后继任的缅甸国王平达力是个十足的昏庸之辈。

  明军平定了安南等地之后惊奇地发现,几乎没怎么受到干预的东吁王朝已经衰弱的不成样子了。

  崇祯二十五年正月的某一天,缅甸边境的一队百人巡逻兵与白文选派出的十几人明军小队遭遇。

  一场乱战下来,这十几人的明军小队不仅击溃了这一百多人的缅军,而且还顺势找到他们的老窝,一把火将其烧了个精光。

  如此孱弱的缅军,让白文选看到了战机,而真正的战机,往往都是稍纵即逝。

  经过接近半年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