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了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可是有的头疼。

  这样看来,相比攻下眼前这个怎么看都是在顽抗的小城,绕道走更显得费工夫,而且还有风险。

  入城之后,部队能顺势劫掠一番,涨了自己的威势不说,还能就地获得补给。

  怎么看都是造云梯攻城稳妥一些,绕道过去,谁知道又会生出什么茬子来。

  沙普军继续围城,同时也在加紧制作云梯,同时间的通海城中,也是一片的死寂和落寞。

  乡绅们都聚在城头上,同样都在唉声叹气。

  从昨日被土蛮围城后,他们就不断散财守城,又是给城中百姓发粮,又是不断的捐银资军。

  作为城中诸大户之首的周家,更是挑起大梁,定下了一颗土蛮人头三两银子的赏格。

  周老爷也说了,“来多少土蛮就杀多少,就是我周家倾家荡产,老爷我也在所不惜。”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再加上是在保护自己的家,使得许多百姓也都老老少少敲锣打鼓的上城助战。

  正是因为他们这些所谓‘大公无私’的举动,才让城中因土蛮大军压境而濒临崩散的士气提振起来。

  虽然这些土蛮子攻不进来,可是谁都知道,没有援军的情况下,这里真的只是在顽抗,或早或晚都是要被破城的。

  你以为周老爷他们愿意把银子分给这些刁民?错了,那是不得不分!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大公无私的良善之人,若不是自己全家都在通海,谁吃饱了撑的来操这份心。

  破城之后,通海成新兴州第二根本没跑,要是不拼一拼,自己的全部家当和满门老小,就全都要葬送在这些蛮子们的手中。

  可通海毕竟只是个县城,朝廷上常驻的兵力只有一个宣慰千户所,就算加上刚好路过此地的石屏州百户王虎,正规军也最多不超过两千人。

  千户所的正常兵力也就一千多一点,现在这个年头,很少有中原卫所能凑足,都是吃空饷。

  滇内虽然好点,可也不容乐观。

  千户李自安对城中情况了如指掌,说是千名官兵的千户所,实际兵力只有七百多人。

  路过通海去石屏州的百户王虎更惨,麾下能称得上正常的只有十几名披甲家丁,余的一百余个都是役夫。

  造册的时候,这些役夫都成了兵,寻常时候,则都是各行各业,有牵马喂马的,也有所里种地的,就是没有操练的。

  眼下大部分朝廷兵马的主力,都是这些卫所上的役夫,虽说也能拉上阵挡挡,可战斗力和士气都不怎么样。

  眼下境况如此,王虎也没办法,不过他毕竟还是个识大体的人,没多说什么,拉着自己的人就上城助战来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无论王虎还是周老爷都懂这个道理,一旦被土蛮破了城,他们肯定也要遭殃。

  说来可笑,就是地方上这些人都懂的道理,昔年流寇在中原肆虐的时候,那些藩王勋戚们愣是不懂。

  就连流寇大军攻城的时候,他们也全都一毛不拔,最后破了城,累世攒下的民脂民膏全都给流寇做了嫁衣。

  正是有了这些东西,李自成才能在陷入劣势的时候,依旧顽抗了几年才被崇祯彻底剿灭。

  当然,话说回来,无论李自安还是王虎,两人都还是吃了空饷,钻了空子。

  可这个事无论他们这些地方军官,还是各地的军将大帅,又有谁能免了俗的?

  就说眼下宣大两军的高杰和白广恩,抛去早年曾从贼的黑历史,论起吃空饷的本领,哪个又比他们弱了。

  如今这个年头,李自安清楚的明白,他要是不吃空饷,只怕真实人数连七百都不会有。

  崇祯皇帝毕竟是后世穿过来的,一直以来,虽然对文官武将们格外严厉,可有些事儿却还是从不会去过问的。

  比如卫所吃空饷,除非军改到他们头上了,否则崇祯向来是睁只眼闭只眼,这个时候去管,只会适得其反。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