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余贼反攻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虽然穷困潦倒,礼数和步骤却一样都不能少,对亡者都是异常尊重。

  与之相比,如今的南北两直隶地区,中元节祭祀就简单得多。

  就比如现在,崇祯在西安城中所见,百姓对中元节非常重视,一脸几日,几乎街上都是此类场景,让人根本不想出门。

  当然,这可能也与这些年中原五省连绵不绝的战事有关,此时其余地方的中元节祭祀,则要简单得多。

  京师近郊的宛平县城,乡民多在这天取来葛黍苗、麻苗、粟苗,连根带土地竖着缚于大门的两边,少数人另外再缚三丛立于门外,供奉以面果,称为“祭麻谷”,这就算完成了祭祀。

  江南苏杭一带的人家,此时都在忙于请僧尼诵经,追荐亡灵。

  到了晚上,士子们则乘舟沿着河流,随水置放用篾条和纸糊成、安置在荷叶或木板上的灯,里面点上蜡烛和香,藉以引导溺水的鬼魂,称之为“放河灯”。

  这些习俗,崇祯是御驾亲征在民间真切的感受到,而同一时间的京师紫禁城内,身为皇子座师的谈迁也是为诸皇子讲授道:

  “时值七月半盂兰会大斋时节,各地年例不同,有人家做功果、焚纱箱,亦有点放河灯的,繁杂语不尽也。”

  下面,皇太子朱慈烺在认真的听着,并且若有所思。

  中元节的余温仍在,各处的孤魂野鬼们还没全部受到超度,在西安城东南不远的区域,官军和流贼又在喊杀声阵阵。

  戚元功的战策,虽然很是冒险,但不失为一剂猛药,堵胤锡在考虑了非常久的时间后,决定搏一搏。

  堵胤锡和陈奇瑜不同,后者就任之后,几乎全都是孤注一掷的做法,用李自成的话来说:陈奇瑜就是个十足的赌徒。

  赌徒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赌徒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各种看似绝不可能翻盘的战局中兵行险招,最终反败为胜。

  而现任的五省督师堵胤锡恰恰相反,他习惯步步为营,拿下几府或半省之地以后,往往就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再继续稳步推进。

  可能就连李自成都没想到,素来老成持稳的堵胤锡,这次却力排众议,选择了比较激进的做法。

  李自成和函谷关、武关这三处闯军听到的消息都不同,后两者以为李自成被围商洛山,即将弹尽粮绝,而官军主力已经调走,就要出兵援救。

  前者听到的,则是李友和吴汝义已经丢失两处关口,但很它地忽有战事,官军主力撤走,让他们两个死里逃生跑了出来。

  细细想来,不难发现这些流言中为数众多的致命漏洞,但包括李自成在内,三处闯军都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他们自忖对官军已经很是了解。

  早可以追溯到天启年间,老闯王高迎祥就曾与官军进行过多年缠斗,再加上李自成,这个时间就更久了。

  起初此类消息传来时,他们还会有所迟疑,但这些年的不断成功证明,这些消息往往都是正确的,是天佑大顺,是暴明将亡。

  所以,无论这些消息是多么的不切实际,李自成、李友,就算是对此尚有些疑虑的吴汝义,几乎都是毫不迟疑地出兵了。

  首先确认消息无误的是李自成,因为任继荣率部进发到山口处时,远远观看,发现官军果真只有一处大营。

  当然,这处营盘的人数不少,足有两三万,人喊马嘶的日夜操训,上方旌旗密布,看起来是战力十足。

  但是当任继荣将营盘上飘着的字号旗回禀给李自成,后者却自信的笑了。

  守在这儿的当真就是甘肃总兵王世宠的部下,这个姓王的,是榆林将门之后,算是冤家路窄,但李自成却觉得此人是个十足的酒囊饭袋。

  当初李自成做大,率部拿下重镇榆林的时候,将此处世家将门连根斩绝,光留在城中总兵级别的大帅,就亲手杀了十几个。

  在他看来,这些老将门子弟部下的官军战力都不强,与李友、吴汝义的部队配合,吃掉这股官军,还不是信手拈来。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