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五章:潼关大战(中)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省总督后,他最初到任就组建了君子营,显示出对军校的重视,而后又常常亲自上阵杀敌,训练时也与士卒同甘共苦。

  渐渐的,五省官军各支兵马,也都由原先对其不信任成了今日的敬畏和拜服,这不仅是他本身的人格魅力感染诸将,更是本领拔群的体现。

  堵胤锡其人,东厂曾对其有过评价。

  称他理政稳健,治军甚严,但能与士卒同甘共苦,一介文督,却骑马上阵,屡能斩杀敌首。

  严格的军法之后,暗藏着堵胤锡对士卒格外的体恤和爱护,加上其本人文武双全与继任以后一连串的战绩,很快在军中获得了极高的威望。 

  事实上,众将对此战有没有必要打得这么惨,早有议论,但堵胤锡忽然挥起手来,嘈杂声戛然而止。

  诸将不敢再互相谈论,静静环立在周围,耳中听着不远处传来震天的喊杀声与枪炮声,心下也都变得紧缩起来。

  关城这边,战斗已然是进入了白热化。

  几乎每一处垛口,都有明军将士拼命搭上去的云梯,不少将士一手持盾,口中咬着钢刀,一门心思要头一个登关建功。

  城头,一名闯军的弓箭手拉起力弓,向城下稍微看了一眼,根本没有瞄准,就向黑压压的人群放了一箭。

  人数这么多,随便射也能射得到,再说了,对方都陪着盾牌和盾车,想要击中一个人,实在是太难了。

  箭矢疾射的破空声响,此时都被震天的喊杀声给掩盖,但由于人数密集很大,这一箭还是很轻易击中。

  只不过这一箭并没有伤到人,却是插到了盾车的上方凹陷处,成为众多箭矢中的其中一根。

  主要负责正面进攻的,自然是战力最强劲的宣大部队。

  目前来看,大顺方面守城的主将李过、刘汝魁等人,显然也是将防备的主要力量放到了正门。

  “这里一时攻不下来,派人回去和督师说,叫他向左翼增兵,那里没有什么大将镇守,容易些!”

  高杰一边指挥作战,一边向身后的标兵大喊。

  很快,后方督战的堵胤锡得到消息,传下军令,让前线宣大军阵列冲锋的时候散开,另一方面还把保留在后阵,用作机动的一万兀良哈骑兵调拨到了左翼。

  轰隆隆的响声中,万余蒙古骑兵齐齐动作,向左翼方向施压,城头的李过见了,却并不把这些蒙古骑兵放在眼中。

  其实,就算是放在眼中,他也已经没有什么好方法,蒙古人擅骑射,且他们的弓箭射程比城头火器兵与步弓手都要更远些。

  这些蒙古骑兵远远停在西门远处,马蹄却不停,画出了一个圆圈,一边拨马绕圈,一边无数的箭矢朝通关城头地闯军落下去。

  蒙古人对射箭可谓是研究到家了,远远攻城,他们向来都是抛射,监视就如冰雹一般在城头落下,垛口根本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

  如今明顺双方在潼关的兵力,虽然后者是在优势,但战场主动权显然在明军这边,有了步卒的优势,马队作用就更能显现。

  这个时候,流贼的士兵只能在城头被动防御,而蒙古人的马队始终是在他们够不到的地方抛射。

  这是蒙古人常用的骑射阵型,不光是可以增加机动性和留有余地,见势不妙随时撤离战场,也可以让自己的方队周长扩大,造成更大杀伤。

  “都督,下令吧,不然再这么下去,我们西门的弟兄就都让蒙古人给打光了!”

  对麾下兵士毫无还手之力的惨死在箭雨之下,潼关西门的防备将军显然没有那么大耐性,跑上主关城不断请战。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