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颈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牟”字号旗的明军蜂拥杀来。

  却是接令后由归德府一带进入河南的山东总兵牟文绶所部,山东驰援陈州,配合城内守军内外夹击,重创郝摇旗所部大顺军。

  击溃郝摇旗以后,牟文绶迅速北上与固守开封的张世泽会合,商议之后,两人决定继续分兵,前后夹击,进围郑州。

  流窜在这一带的大顺制将军张能首尾不得兼顾,守城半日以后,弃城而走,但张世泽和牟文绶却并不打算就此放过。

  明军出城追击,步骑四出,连营二十余里,山东军武定州副将邱磊阵斩张能拔得头功,因而声威大振。

  最终张能所部十万大顺军,在郑州一带被官军全歼,三月底,河南开封、归德、彰德、汝宁四府全境收复。

  中原一带,战事连绵,顺明之间互有胜负,但总的来说,还是明军得胜一筹,大半个河南、湖广,都已经被收复。

  关外辽东,满清也处在前所未有的困难期。

  多尔衮腹背受敌,不得不向崇祯称臣,取消大清皇帝的称号,改称大汗,并且年年入贡京师,以换取明军在辽东一带的撤军。

  在这种瞬息万变的形势之下,京师却也并没有闲着。

  除了各部院在新收复领土的文武官员和土地分配上不断商议以外,六局所处的京郊一带,各工厂同样是全力开动。

  京师郊外,自卫河两岸引出许多水渠,水渠旁又修了堤坝,各种各样的水力机械正在运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

  在这些六局的工厂外围,又紧紧挨着两座军营,这里边的军士隶属于城防军序列,每日在此轮换驻防。

  朝廷上一向对六局的研制工作看得极为重要,因此无论何时,城防军都要在此地留有重兵,三厂一卫的暗探也是星罗棋布。

  焦勖手中拿着一份记录文件,边走便向眼前几人说道:“各火器厂现每厂都有四百余人,按匠头们报上来的去说,寻常速度是每人每月三杆枪。”

  毕懋良有些莽撞,闻言直接惊道:“这怎么行?皇上的旨意是加紧制作,每人每月才三杆,要装配全国,得多少年去了。”

  “是啊!”

  “许多中原的官军都还没有普及到遂发枪,还有江南,很多兵马都是用着几十年前的旧式火器,六局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轻。”船舶局的主事沈廷扬点点头说道:

  “我们船舶局也是一样,如今南京正在组建水师,可到眼看着这三月都快要过去了,便是连天津水师的战船都没有补齐,这进度,不知又要拖到猴年马月去了。”

  “是经费不足吗,还是人手不够?”兵仗局的主事毕懋康皱了皱眉头,沉声问道。

  “哎,这两点如今倒是最充裕的。”起先走来的火器局主事焦勖将单子交给毕懋康,摇头说道:

  “仅是去年,朝廷就不断向我们六局输送了许多劳工,而且户部累积调拨银两也达到了一千七百多万两,我们现在差的,是技术。”

  “这些方面,皇上已经给的够多了,剩下就要靠咱们六局去做突破了,不能让皇上每年白往六局扔这么多的资源。”沈廷扬又是说道:

  “焦大人说的下官极为赞同,船舶局在天津也设有分厂,人和钱都不缺,各处分厂的匠头们掌握技术还不成熟。”

  毕懋良又道:“我曾命人去寻过当年郑和造船的资料,也是一场空,毫无所得啊!”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