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军的改革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要发展线列步兵方阵的念头,并且仿照拿破仑的近卫掷弹兵团,建立了大明第一支成建制的掷弹兵团——禁军“飞雷营”。

  这是自皇家火枪骑兵以外,第二个独立成营的火器兵种。

  飞雷营的兵士,全部由英国公张世泽亲自从禁军中挑选,全都是臂力过人,胆气超群之人。

  他们穿着新式的盔甲,腰间悬挂着六局研制出来的新型震天雷,每人都还佩戴着一把长剑。

  这种新型震天雷和以往军中流传的那种很不一样,不仅体积小了许多,大约只有一般兵士手掌大出一点,而且威力更加强劲。

  最主要的是,六局改善了制造工艺,爆炸时声如霹雳,雷壳四散,也能造成伤敌和震慑的效果,基本就是早期的手雷。

  除此之外,为了应付各种地形和情况下的野战、守城战,飞雷营还装备了改造后的大量毒火球、万人敌和火龙出水。

  这几样的威力也不容小觑,一个是明代版的毒气弹,一个是明代版的燃烧弹,火龙出水则是专门用于海战。

  飞雷营的身边,是按照崭新出台的《大明步兵操典》列队的禁军兵士。

  《大明步兵操典》是崇祯皇帝亲自主持,由兵部、内阁协同拟成,在这期间,张世泽、董琦、王先通,还有以汤若望、南怀仁为主的诸多传教士也参与其中。

  操典中明确规定了大明步兵平时的操训、分营,战时的扎营、列阵等事,将现如今大明内部繁杂的军阵之事统筹概括,形成一个整体。

  按其中规定,现如今大明步军的阵型被归为三种,便是早就存在的方阵、纵阵和新出现的线列阵型。

  方阵基本就是形成一个方方正正的阵型,远程在前,近战在后,骑兵位于其侧,是各军将常用的阵型。

  至于线列阵型,并非传统西方的线列步兵,归根结底就是比如今西方国家也要更先进一些。

  崇祯皇帝吸纳了如今西方国家已普及阵型,革除弊端,再针对如今大明野战不足的现状,改造成适合大明兵马的线列阵型。

  西方自十七世纪初,英荷瑞等各个国家的步兵都陆续采用了以手持枪械的远程步兵为主的线列阵型,总言之,便是将远程步兵排成宽而浅的线列,然后齐射。

  与常理上的大明排枪不同,他们步兵的一条线列,有二至四排士兵间杂列队。

  大明如今最能发挥火枪远程威力的阵型人人都知道,是广泛使用的三段击,这还是几百年前沐英的首创。

  出现了遂发枪之后,西方对如何能最大花发挥火枪威力有了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只有密集而松散的阵型,才能起到如上效果。

  何谓密集而又松散?

  欧洲的线列步兵以形成密集火力为目的排列,但放眼望去,阵型显得异常松散和脆弱,明眼看来是如此,但这也方便他们在对抗骑兵时相对灵活,可以迅速解阵。

  如此灵活的线列步兵,可以让他们随时解阵再结阵,高效的发射而出一轮又一轮的密集火力,而松散的阵型,却往往又让对手疲于奔命,逐渐败退。

  这是当时西方人数较少,战斗规模往往不大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阵型,但崇祯皇帝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禁军怎么着也有小十万之众。

  所以这种西方普及的线列阵型,似乎并不适用于大明步兵,既然不适用,那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成自己的。

  经过多日钻研,这才有了如今这大明版的线列阵型。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