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一个人说了算,时间久了臣子们当然不乐意,自然而然就要去寻找可以制衡皇权的办法,就找到了票拟批红这一套程序。

  某天某位大臣接到一份诏书,要是没有票拟,是皇上直接批红,那对不起,这就只能算是皇上您的私人书信,不能算政府公文。

  其实这也有个学名——中旨。

  理论上来说,臣子们可以认定,这旨意仅仅代表你皇上的意思,可以随便挑个毛病不尊行,要是皇帝非要你遵行,那就是不遵重我们臣子的意见,不合祖制。

  且不说咱们这位现如今是什么情况,反正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没少吃闭门羹,说到这儿问题的关键就来了,如果职能部门收到中旨,该怎么办?

  其实有现成的例子,宋太宗在雍熙北伐中,绕开宰相直接和枢密院制定作战方案并直接指挥前线将领,便是犯了擅发中旨的忌讳,后来差点被文臣们弄得下不了台。

  而在绍兴北伐中,首相秦桧以朝廷名义发出撤军的诏令,宋高宗却对着干,发中旨要求诸将继续进攻。

  到头来发生个有意思的事儿,诸将均奉诏撤军,对宋高宗的旨意充耳不闻,只有岳飞奉中旨继续进攻。

  结果大家都知道,宋高宗迫于群臣压力,将岳飞免官下狱,秦桧这厮还觉得不够,直接将其迫死在狱中。

  众所周知此事是秦大汉奸弄权,但从法理程序上讲,他还真才是有理的一方,你说气人不气人?

  此事给后来的文官武将们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如果奉中旨不奉诏令,皇帝最多丢下脸,奉旨的人就算是民族英雄,也难逃丢官甚至丢命的下场,就连皇帝也保不了你。

  那你说,如果你接到中旨尤其是与朝廷诏令相违的中旨,该奉旨还是该封还?

  这些事给崇祯皇帝一个清楚的认知,现在这种情况脸面哪儿有命重要,若不下狠手,自挂东南枝是无法避免。

  “汝之妻,吾养也,汝勿虑也;汝之国,吾夺也,汝勿忧也。”

  李自成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将自己逼上煤山,崇祯皇帝便是开始以毒攻毒,亲手将厂卫的权利推到顶峰,纵容他们大杀特杀,到处迫害‘正义’人士。

  东林士人说的昏暗,对自己来说,那就是光明啊!

  这些朝堂上冠冕堂皇的臣子基本都是三姓家奴,没几个屁股是干净的,要是谁接了中旨不奉,那就等着被抄家灭门吧!

  厂卫们翻身农奴把歌唱,三厂一卫如今在京城就相当于人人配着御赐的尚方宝剑,要是谁敢对皇帝不利,厂卫们就会疯狗似的冲上去将其撕碎。

  “小样儿,敢和厂卫作对?”

  “我看你是嫌自己家财太多,想捐出来贴补国用!”

  对于群臣来说,现在这种情况,祖制什么的已经不再重要,没人敢再去遵循,因为天子那是彻底不要脸了。

  前段时间发生的南北镇抚司调换之事,崇祯皇帝以近乎无赖的态度,再次让群臣惊了一次,对崇祯皇帝脸皮的厚度认知再度刷新,那是比京师的城墙还厚。

  现在,崇祯皇帝的中旨那就是圣旨,遵行,你在士林中无法立足,说白了也就是个脸面的问题,但若是不尊行,外头如狼似虎的厂卫们可正少活儿干,内库的银子也是多多益善!

  京城就这么大,但却有东厂、西厂、内厂和锦衣卫四种直属于皇帝的特务机关在活动,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厂卫们拥挤不堪,早就把手伸到直隶一带去了。

  要说扰民,厂卫们是不敢的,因为不论崇祯皇帝还是各厂督主,锦衣卫指挥使对此事的惩处都极为严重。

  再者说,那些贫民基本穷的叮当响,就算把手掏进裤裆里也没几个大子儿可赚,可东林党却肥硕得很,当今天子又对他们恨之入骨,自然是迫害的极佳人选。

  三厂一卫的番役们,将豺狼般的目光同时盯在东林党这富有的群体身上,都想从上面撕下一块肉来。

  在崇祯皇帝的全力推动下,厂卫势力在北直隶达到巅峰,上到朝廷群臣,下至书院生员与地方士子,甚至连京师菜市的茶米油盐价格,几乎全都在监视范围之内。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