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三章:诸藩祸国闹剧平,各方反应不尽然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下面人对这件事儿的不理解。

  崇祯却也没有任何心思跟他们解释,因为就是解释了也是听不懂的。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处置,那就是朝廷收回了这些藩王在各地的所有田亩和资产,这些犯过事儿的王爷,有生之年,也再没有任何回到大明境内的可能。

  拿下杭州之后没几天,崇祯皇帝安排了新的文武守卫,便是启程前往南都金陵,据说是要准备此次三屯营以及一路战斗下来的封功大典。

  这个消息传出来不久,不少人开始跃跃欲试了,但是崇祯皇帝有点愁眉苦脸起来,按原先的规矩来看,一个脑袋好像是二两白银来着吧。

  这尼玛枭首七万,说的好听,掏出去犒军的可都是朕这几年拼老命才攒下来的银子,粗粗一算,不知道户部里的存银还够不够数?

  周经武统带的神武军和其余各支官军一路南下,很快就把归附建武朝廷的各州府县收复回来,大明的金色玄鸟旗帜,又开始飘荡在大半个江南和东南。

  这就已经不错了,不过身为过来人的崇祯,心里还是有些气。

  后世玩过策略游戏的都知道,比如全面战争系列,一旦打赢一场关键性战役,对方基本就是全面崩溃,接下来便是毫无意思的平推。

  若是按那个时候策略游戏的死路来看,现在崇祯皇帝直接御驾亲征把鞑清平推了,直接完事,可是事情就出在,崇祯皇帝压根没人也没钱用到平推鞑清上了。

  做一个真实国家的掌权者,比游戏里考虑的要多太多了。

  兵士为什么这样拼命,还不是崇祯皇帝之前往开了吹的战后叙功封赏,现在打赢了,所有人都眼巴巴等着封赏叙功,崇祯面儿上没什么,心里却犯了难。

  其实崇祯皇帝打胜了,跟着开心的是这帮子为大明朝玩儿命的将军和士兵们,起码叙功结果下来之前,他们都是相当和谐的。

  不过却有不少人听见大捷这两个字,就像听见亲爹娘遭了瘟一样难受。

  其实说起来,最希望崇祯皇帝能惨败的,最好就直接搁在三屯营回不来的,恰恰就是大江南北的文人士子们,这帮人无论怎么杀,如今还是占据主导地位。

  除了辅政的蒋德璟一系帝党和被其余朝臣们私下称为阉党的臣子们,其余那些文臣则都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恨不得皇帝在三屯营大败一场。

  你重武?

  这帮粗鄙武夫又识得几个大字儿,哪有皇帝成天玩御驾亲征和那帮武夫混在一起的,你还是不是皇帝了,真跟武宗似的,把自己当成大将军了,你到底想干什么?

  其实包括上次的良乡之战,崇祯皇帝御驾亲征这两次,京师也还是表面上被崇祯一番雷霆手段杀的看似平静下来,私底下依然是暗流汹涌。

  不少马王爷都不是傻子,皇帝明摆着谁跳撸谁,那装孙子不就完事了,反正眼看着要玩完的也不是老爷们,你这秋后的大明蚂蚱到底还能蹦跶多久。

  一旦你要是落败,可就别怪老爷们翻脸无情了。

  崇祯皇帝将在南都金陵举行验功升授大典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大江南北,连日以来紧张得过分的京师,得到确切平定藩王之乱的消息以后,也都是吃了颗定心丸。

  谁也没想到,往常都是兵力多被对方击垮的明军,这次却在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击败了多尔衮亲自率领的清军。

  而且前段时间闹这么大的三王之乱和诸藩祸国,居然就这么草草收尾了?

  文官们不禁恨铁不成钢,你们这帮王爷怎么想的,都是傻子不成,起事了就要拼到底啊,崇祯带着大军一到连打都不打就直接投降算怎么回事。

  除了文官武将以外,还有两部分人欣喜若狂,一个是以英国公张世泽和高杰、白广恩等人为首的新勋戚,还有就是愈发拥挤的大明后宫。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