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阳钟鸣,刀兵大起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贪腐有度,该贪的时候不用别人提醒,绝不会含糊,可是不该他贪的时候,基本连个大子儿都不会碰一下。

  冯铨也明白这等事的重要性,厂卫监察力度肯定不会小,并且肯定是要载入史册,大明忠烈祠、彰武堂,全是咱工部尚书冯铨带领工部一手筹建,想不名留青史都难。

  这种时候再贪,那不是板上钉钉的贪进史书里去了么?

  “陛下圣明!”众人连忙说道。

  崇祯皇帝知道冯铨是历史上投清的贰臣,之所以任用他入阁,完全是考虑到这厮是阉党,东林党的死对头,想要借机打压东林党。

  对于冯铨这个人,崇祯一直都是有所防范,心里在找由头把他换了,交给他这么多大工程,实际上就为找个贪污的由头给撤了或者贬黜。

  可是到现在,这厮竟然基本没怎么贪,把各种事情办得妥妥当当,厂卫也说他在家里老实得很,基本属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是让崇祯皇帝暂时放下了搞掉冯铨的心思。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深深看了一眼冯铨,只见他面色上的喜悦顿时消失,这才满意的哼几声,说道:

  “既已策定,方正化,命人敲景阳钟,唤群臣上殿议事!”

  “咚、咚、咚——”

  悠远而深邃的五十四响景阳钟声响彻在紫禁城之内,就连一些周围居住的百姓都能听见皇宫大内传出来的钟声,一下子就明白朝廷又要出大事了。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在亡国之日曾亲自敲过景阳钟,但当时一个人都没来,这次朕让一名太监去敲钟,倒是要看看哪个想死的不来。

  有意思的是,群臣和历史上的那次反应很不一样,起床的起床,穿衣的穿衣,都是忙乱异常,一个个赶紧放下手边各种事务,第一时间来到奉天殿听宣。

  尽管他们已经很快了,但崇祯皇帝却还是先他们一步,等群臣分列次上殿的时候,崇祯已经不知道坐在上面多久。

  “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待群臣站好班次,山呼万岁之后,崇祯皇帝看了看下面某些因为太过焦急而官服不整的臣子,却也是满意的笑了笑,杀心一下子就去了不少。

  待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德化宣旨以后,群臣一下子就炸了锅。

  崇祯皇帝又要御驾亲征,群臣就看不明白了,怎么老朱家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呢,不上朝的有,干木匠活的也有,武宗之后,这又出来一个整天玩亲征的。

  真当自己是神武大将军了,穿上金色铠甲,就能上阵杀敌了?良乡之役有很多侥幸成分在里面,这次你说要和鞑清硬碰硬,这不是找死去了么?

  太祖是马上皇帝,天下都是人家打出来的,御驾亲征自然没甚么好说,成祖皇帝也是跟着太祖皇帝走南闯北,这个也不算甚么。

  后头除了英宗以外,正德和武宗一样有两把刷子,起码打起来能伦着刀上阵砍人,您呢?若是臣等没记错的话,上次良乡之役,您可就是一直在后头站着当吉祥物来着吧?

  要么后世有某个不要脸的人说老朱家基因有问题,这时候的文官们若是东“基因”这个词,怕是也得这么认为,这可真是越来越奇葩了。

  以前那些皇帝就算是武宗,那也做样子给自己封了个甚么大将军,放着皇帝不做才跑出去亲征,像这样二话不说直接亲征的,还是头一次见。

  等等,这已经不是头一次了,这是第二次了!?

  不过要是说去找死,崇祯皇帝要是真的死了,下面群臣中不少人自然乐得开心,心道上次良乡之役让你捡了个便宜,这次和摄政王硬刚,看你怎么死。

  尽管朝中群臣听到这旨意后议论纷纷,但奇怪的是,没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帝党们是之前在养心殿通过气,商量过了,其余人么,那就是各有各的心思了。

  当然,盼着作死大帝崇祯死在外头的,肯定是不在少数。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