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条大鱼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连张煌言都背着公主偷偷摸摸去了几趟勾栏。

  毕竟,这大明朝管束驸马可以称得上是极严,虽然去年由于国难,崇祯皇帝整改了驸马不得任实职的祖制,但实际上,其余的规矩并未变动许多。

  男人三妻四妾很平常,但张煌言可是大明的正三品驸马都尉,就算朝廷没有明说你不能纳妾,公主就在旁边看着,你敢纳妾吗?

  自然是不敢,老是和一个人行夫妻之事,最开始张煌言可能会觉得高攀到皇家,甚至心里会暗爽,但事到如今,已经是老菜黄瓜一般的情况了,根本不剩什么激情。

  再者说来,张煌言这个人对自己本身要求也是极严,别的驸马整日在府内好吃懒做,他倒不同,读书作对、闻鸡起舞,那是一样都没落下。

  不过他也是正常的男人,夫妻房事没有激情,心里痒痒却又不敢和公主说,怕她伤心,那怎么办呢,只好去勾栏尝尝荤腥。

  巩永固这个人可以称得上是大明朝历代驸马的典范,历史上的崇祯皇帝说他不能养私兵,这厮竟然真的一个都没养。

  甚至历史上顺贼打进城的时候,崇祯皇帝与他说,都到了这个时候,就不用藏着掖着了,率领你的私兵带着公主和太子去南都吧。

  然而巩永固不是藏着掖着,手底下除了伺候起居的家仆以外,那是连一个带刀的侍卫都没有,就连东厂这种刨根问底栏目组的,去查巩永固的卷宗,无论怎么查,除了私盐之事以外竟也是毫厘没有。

  当时,就连东厂的番子们都是惊奇,这他娘的不就是活圣人吗?

  这厮几十年来,没有利用驸马的身份干过一点坏事,甚至一句有关朝政和局势的话都没说过,公主去世之前老老实实,如今去世这么久了,那也是一直对大明朝忠心耿耿,再挑不出甚么其它的毛病来,就连勾栏都没去过一次。

  事实上,王承恩在心底也是佩服巩永固,不想为难这么一个道德模范,所以直接给李若链吃了颗定心丸。

  李若链点点头,面上的急色有些缓和,这王承恩是信王府的老人了,根本不至于拿这个话来蒙骗自己,转念一想,若此事东厂配合,倒可能有所转机。

  “高文彩在登莱重建千户所的时候,招了不少本地的老人,据这些人所说,巡检这个位子可是日赚斗金的法宝,这姓阎的不过是个小小巡检,可他仅在胶州一带便有两座盐场,数百盐丁,各地城内都有巡检司的分衙,就连地方上的知州和守备都是与其交好,想必家财也是万贯了。”

  看来李若链还是做过功夫的,王承恩竟也没注意到这个巡检的小位子能冷不丁冒出这么大油水来,他不禁在想,若是这笔油水入了国库,改也是个不菲的进账。

  忽然想到什么,王承恩冷笑道:

  “看来这山东要普查的不光是存粮和农亩,这盐田、盐场的开销和进账也要查个清楚,这小小巡检油水再多,上头无人撑腰,定也是不敢这么去做。”

  闻言,李若链显得有些激动,起身恨声道:

  “督公此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我已经命人查过,从这姓张的巡检开始,下到盐科大使,上到登莱的监察御史,无论是不是盐道这条线上的,但凡是登莱两地的官员,基本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

  “要处理,就要将盐道这条线全部处理掉。李掌使,你想洗脱驸马的罪名,本督也想,可此时单靠一个巡检是根本不够的,你我需得揪出一条大鱼。”

  说着,王承恩微笑道:“这条大鱼最好还是盐道上的老泥鳅,这样一来,朝廷便能顺手收回盐道,国库多了项进账,一举多得。”

  “督公说的不错,可此人又该是谁?”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