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一章:新历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括了日食、月食等各个已发现星系运动的多方争论。

  原本颇为简单颁行新历的行动由东林党的门户之见而变得一波三折,直到徐光启病逝,大明灭亡的时候也没能颁发出去。

  剩下的事就非常有意思了,大明搞出来的东西,再一次让我天下第一的鞑清捡了个现成的。

  顺治二年的时候,鞑清觉得这是好东西,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原样照搬,怎么办?

  顺治小皇帝这左想右想,哎,好办法就来了!

  鞑清先是给《崇祯历书》换了个《西洋历法新书》的名字,然后再稍微改些有的没的,再颁行出去就是我鞑清的历法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对鞑清的厚颜无耻深以为然,更是下定决心要把这玩意给颁行出去,自己的逼当然要自己装,当即点头说道:

  “新历已成七年,且朕已深谙西学之精妙,传朕旨意,此次由内阁牵头,户部协办,厂卫督办,将此历在九月前颁行天下。发行之前,让汤若望和历局的官员仔细整理一下。”

  “老奴遵旨。”

  崇祯皇帝说这话的时候其实也在留意周围东林党的动静,按历史上来讲,从崇祯七年开始的新旧历法之争到现在也还没结束,应该是有人蹦出来找死才对。

  可意外的是,周围那些东林党官员都老实的很,缩成一团是一声不吭,崇祯皇帝倍感无趣,正要说些什么,这时候有人站出来,义正言辞的说道:

  “启奏皇上,我朝《大统历》已颁行三百余年,百姓熟知旧历,仓促之间颁行新历,未免造成民生动荡,社稷不安。”

  “而西学虽精,但却是奇技淫巧,终难登大雅之堂。”说着,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弯下腰,恭敬说道:

  “臣提议,可责历局将《大统历》重新纂修,待编册成书后再重发天下,如此以来,天下百姓必然感怀陛下圣恩。”

  李邦华才说完,刚入职不久的右佥都御史史可法也站出来,高声道:“启奏陛下,李御史所言有理,臣附议!”

  原来是这两个人,崇祯皇帝虽然不爽,但心里却并没有什么杀心,他们两个虽然迂腐,但却比那些东林同僚强了太多。

  况且这崇祯历书乃是神人徐光启毕生精华,尽得中西学法之巧妙,还让朕用三百多年前元朝的历法,是不是嫌大明亡的不够快?

  看崇祯皇帝面色阴晴不定,周围的东林党官员也是心思缥缈,李邦华当然是死了最好,这等人简直是侮辱天下读书士子的声名。

  但是对于史可法,东林党的意思就不一样,都觉得这厮是个圣人,私下里甚至以‘史公’相称。

  要是史可法和李邦华一块给这昏君给杀了岂不是可惜之事,正在群臣胡思乱想之际,崇祯皇帝却是呵呵冷笑一声道:

  “此事两位爱卿不必再提,朕颁行新历之意已绝。”

  史可法见好就收,直接顺坡下驴站回去了,一根筋的李邦华却是不同意,看那意思似乎还要在朝堂上来个死谏。

  “可是陛下,新历......”

  对此早有准备的崇祯皇帝也是压根没什么由于,转身朝方正化示意几下眼色,这奴才反应倒也机灵,立马给外头的内厂番子打了个眼色。

  李邦华话刚说了个开头,门口就腾腾走进来几个番子,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四脚朝天把他给抬了出去。

  “陛下,请听臣一言哪——陛下!”

  不管这厮再喊些什么,崇祯皇帝都是眼不见心不烦,松口气拿起案最上面的折子想换个话题,说道:

  “这是户部尚书倪元璐的折子,是在为主事治瘟的吴又可与袁班二人请功,众位爱卿怎么看?”

  “启奏陛下,拥有如此有能力之人,实属大明社稷之服,实属天下百姓之服!”内阁首辅魏藻德连忙出列,躬身喊道。

  “魏阁老所言极是,吴又可与袁班治瘟,现今京师瘟病已除,京畿一带也在转好,百姓交口赞颂,倪尚书所呈奏折臣附议。”

  接下来出面表露心迹的便是工部尚书,阁臣冯铨。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