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42 章 第 42 章_男人只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青黄不接的局面。

  至于杜太尉这些上了年纪的将帅,若真是就此弃置,未免太可惜了,她盘算着建设一所专业的军事学院,叫他们发挥余热,带带学生。

  老将征战多年的经验是无价之宝,写出来订成册子,完全可以当成传家之宝用,若是就此荒废,实在是可惜了。

  不过人皆有私,教学的时候藏一手也不稀罕,所以芈秋打算叫杜太尉去做这个军事学院的院长。

  一来这位是真的一腔热血,忠心耿耿,干不出阳奉阴违的事情,二来他的身份和资历都足以充任这一职务,三来嘛……

  先前承恩公作乱,是皇后坐镇宫中,料理诸事,也是庄静郡主率先表明了立场,以示杜家并无谋逆之心,再之后清缴淮南王的战争中,也是杜太尉披挂上马,扫平祸患,人家满门忠义,朕再不有所赏赐,那还像话吗?

  杜太尉已经是正一品,芈秋就盘算着给他个爵位才好,只是不能现在给,得等军事学院的事情彻底办成才行,至于当下从哪儿找一根胡萝卜吊在老将们的鼻子前边,那就得荣誉和实际利益两手抓了。

  从前只有文官大儒才能广收弟子,现在武将也可以了,而且一旦教出一个出息的弟子,是可以遗恩三代的,天地君亲师,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加上俸禄加等,恩荫加数,不愁他们不动心。

  芈秋心里边盘算着,文官进阶有科举,武官进阶也该有武举才是,只是除了武艺之外,还要考察策略与国家形式,这种大局观与国家观纯粹指望私人养成是痴心妄想,还是要叫老将们编纂教材、集成体系之后,才好培养下一代。

  军事学院只是一角,她还在考虑着办个全科学校出来,不必学那些儒家经义,教出来的学生能识字、会算术即可,各类杂学均可编入教程,这天下这样大,多的是能用得到的地方。

  而且眼下还有个现成的便利——刚刚发落了那么多人,其中不乏高门大户出身的,平常时候这种工作叫他们知道,眼皮子都不会动弹一下,可这时候将两个选择丢过去,一是照原先判定流放收监,二是往新开的学院里边教书顶罪,芈秋不信有人会硬着头选第一个。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事。

  那些犯官的女眷中多有识文断字之人,娇养惯了的身子,真叫她们跟随家人流放出去,一路上还不知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倒不如留在帝都谋个生计,既赎其罪,也能尽其能。

  在当下这种世界里,每一个接受过教育,能读书识字的人都是一笔财富!

  芈秋出城送别了北征军,便传了几位重臣往宣室殿去议事,将自己的想法一讲,其余人还没反应过来,崇政殿顾大学士便豁然出列,先是赞了一句“陛下仁德”,紧接着便毛遂自荐道:“陛下若信得过老臣,便将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