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08章 葫芦河畔_战地摄影师手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取出扁担和竹筐的时候,却像是被敲了一闷棍似的,只觉得脑袋一懵,继而他的脸上也露出了狂喜之色。

  刚刚那一瞬间,那本活祖宗已经把“使用说明”塞给了他。

  按照那破本子的规矩,这副扁担挑着的那俩箩筐里,可以装进去任意两种东西,但也只能装两种东西。甚至就连想取出里面的东西,都不用像使用食盒那样麻烦。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往这俩竹筐里分别装满苹果和梨,那么以后,可以往里面装各种品种的苹果各种品种的梨。

  限制也不是没有,如果选择装苹果和梨,那以后就只能永远装苹果和梨,想偷偷塞个香蕉进去那是想都别想。

  所以往里装什么合适?独品?神经毒剂?还是放射物或者病毒?

  卫燃下意识的想到了各种阴暗且无下限的东西,但在抬头看向地板上放着的扁担和竹筐时却又安静下来。

  那条搭在两个竹筐之上的竹扁担中间位置,用皮带牢牢的固定着一支木头枪盒,枪盒之上,还有两个皮革弹匣。

  即便只看枪盒尾部露出的尾巴,他就可以肯定,那里面装着一把他心心念念了不知道多久的盒子炮。

  不是说好什么都没有留给我的吗

  卫燃含糊不清的嘟囔了一句,揉了揉眼眶盘腿坐在了扁担边上,打开木头枪盒盖子,抽出那支崭新油亮的盒子炮。

  这支带有快慢机的毛瑟712本身装着一个10发的弹匣,弹匣井一侧,格外清晰的雕刻着一句“工”。

  弹匣井另一侧,刻下的却是他和刘班长等人在草地拍下的合影,那是他拍下的24张照片里的第一张。

  轻轻触摸着那些细腻的宛若钢笔画线条的刻痕,卫燃将其装回了枪盒,转而看向了那俩竹筐。

  这俩竹筐上圆下方,编织的格外密实,筐口直径能有半米,高度恐怕还不到半米。每个竹筐上,还都有一顶红军斗笠当作盖子。

  轻轻掀开左手边竹筐上的斗笠,里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用另一只手掀开右边竹筐上的斗笠探身看了一眼,卫燃却不由的一颤,连忙将这竹筐拉到了近前。

  这筐里放着一个棕色的大号广口玻璃瓶子,这瓶子的瓶口位置,还用麻绳绑着一张泛的老照片和一张一次性打火机大小的卡片。

  捏起这张照片,他一眼便认出来,画面里拍下的,是小喇嘛和季护士并排坐在一条河的河畔。

  这俩人一个手里拿着一根木棍似乎在地上写着什么,另一个则歪着头,一手拿着个本子,另一只手悬空的手指头似乎都在跟着比划什么。

  在这二人中间,地上还放着一个大号的玻璃药瓶子。二人的身后,则是起伏的黄土山和隐约可见的窑洞。

  将其翻到背面,上面还写着几个苍劲有力的黑色钢笔字――“民国廿五年冬,葫芦河畔。”。

  再看那张卡片,上面却是一组烫金的坐标。

  稍作犹豫,他解下麻绳,将那卡片和照片全都揣进了兜里,随后小心翼翼的将那玻璃瓶拿起来对准了头顶的照明灯。

  借着灯光他可以清楚的看到,这玻璃瓶子里还真就放着两个胶卷和几张对折起来,似乎是信纸一样的东西。

  除了这些东西,他还在里面发现一盒火柴和一把似乎是干草一样的东西。

  要打开吗?

  卫燃看着这玻璃瓶子氧化严重的胶木盖陷入了犹豫,最终,他还是忍住了好奇心,取出食盒将这玻璃瓶子和刚刚解下来的照片放了进去。

  至于那俩竹筐里到底该拿来放些什么,暂时却根本不急着做出决定。

  顺手从食盒里取出备用手机,卫燃打开卫星地图,将卡片上的坐标输入了进去。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