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大婚_开局求娶黄月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去问道。

  自己这次虽然立了大功,但朝廷旨意未下,老爹也考虑到自己要大婚,把官职之事就拖到他大婚之后。

  所以他现在还是无官无职之身,老爹这么忙匆忙把自己叫来,多半是和自己有些关系。

  从众官吏的眼神中,他也能看到些许影子。

  “李掾史,你就与我儿说说吧。”

  刘表看了一眼自家这长子,嘴角多了一丝苦笑对堂下之人道。

  “唯。”

  堂上出列一名官员转身看向刘琦,先禀一礼再道:“刘郎,在下李峰,添为荆州田曹掾史,去岁郎君出兵讨逆,连下三郡,可那豫章、九江二郡早已被袁贼祸害的不成样子,耕牛更是所剩无几。

  如今已是春耕时节,豫章太守华歆、九江太守张辽上书,请求荆州援助耕牛一万九千余头,可这一时之间,在下到何处替他们寻这么多耕牛啊……”

  李峰左手拍着右手,一脸无奈。

  春耕就这么两三月时日,若是这两郡再不能播种,那就意味着今年荆州之粮还是要源源不断赈济这两地。

  别人打下一片地方都是纳民征粮,唯有荆州打仗一直在倒贴,这谁受得了。

  “李掾史,你的意思我听明白了,就是荆州耕牛不足,无法挤出多余的来支援两地,对否?”

  刘琦开口问道。

  “不错,可否请郎君回绝此二人请求?”

  李峰再度拱手。

  “不必,我有一法,可解决耕牛不足之难,帮我搬一张桌案,取笔墨来。”

  刘琦沉思抬头,看向旁边侍者。

  李峰抬头楞楞盯着刘琦,就连堂上众吏也惊奇不已。

  这位大郎君是要用笔墨变出两万头耕牛来?

  有人不禁想嗤笑出声。

  可一想到上次平定长沙的前车之鉴,又纷纷把嘴闭上了……

  还是等一会儿再说。

  “大兄,你现在要这纸笔何用?”

  一人从堂上拿着笔墨来到刘琦身旁,小声问道。

  刘琦抬头一看,正是站在刘表身旁听堂的二弟刘琮,接过纸笔道:“二弟,你就站在此地看着,稍后便知道了。”

  “好。”

  刘琮应的干脆。

  自己这位大兄一鸣惊人,平定长沙之乱之后,更是一骑绝尘。

  兵下三郡,未尝一败。

  消息传开,荆州男儿无不以他这位大兄为榜,连他也与有荣焉。

  刘琦随即席地而坐,伏在桌案奋笔疾画起来。

  笔走龙蛇之下……

  刘琮看着一个奇怪的玩意儿跃然与纸上。

  说是耕犁吧,又不像,这辕都弯成什么样子了。

  说不是耕犁吧,他下面那部分明明就是犁铲的样子。

  刘琮的眉头越皱越深,这玩意儿能抵两万头耕牛?大兄你是不是昨夜操劳过度……

  看到刘琮的神色,上次被诸葛亮狠狠扇了一耳光的官吏们,心中终于放心了点儿。

  刘琦画了两张都弃在一旁。

  直到第三张画完,才颇为满意的站起身来。

  “李掾史,敢问民间现在的耕犁一犁几牛?”

  刘琦问道前方之人。

  “眼下民间所用多为耦犁,一犁二牛。”

  李峰奇怪望着刘琦。

  这位大郎君竟然考起我来是何意?

  “那我手中之犁,只需一牛,若是有它在,李掾史可否挤出两万头耕牛来?”

  刘琦拿起图纸呈现到李峰眼前。

  “若真为一犁一牛,只需两郡之地便能挤出两万头耕牛来,只是郎君,此犁真可用否?”

  李峰惊讶接过图纸,两只眼睛里充满着大大的疑惑。

  这位郎君竟然还懂打造农具?

  “李掾史放心,此犁名为曲辕犁,可套一牛,也可套两牛,而且比起现在所用耦犁,更为简单实用。”

  刘琦信心十足。

  曲辕犁自唐朝出现可是一直用到了二十一世纪,足以证明它的可靠高效。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他还真亲手用过这曲辕犁,画出来自然毫不费力。

  “李掾史,先命工匠打造一具,明日我等皆去田间一试便知。”

  刘表下令而道。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