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战汤原(6)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西南部,松花江南岸。是伪满三江省东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市区北、西隔松花江与汤原县相望,南与依兰、桦南2县为邻,东与桦川县连接。

  佳木斯地区原为清代吉林将军属下的三姓副都统辖地。1888年依兰旗署于今佳木斯丈放街基设东兴镇。1905年后,相继为依兰府和桦川县所辖,并为桦川县治所在。1930年,佳木斯屯与东兴镇结合,定名为佳木斯镇。

  九一八事变之后,佳木斯镇仍属桦川县。1934年12月1日,伪满新设三江省,省会设于佳木斯镇。1937年9月,伪三江省公署设佳木斯市政筹备处,12月1日正式建立佳木斯市,由三江省直辖,为伪满三江省政府所在地。

  佳木斯背靠兴安岭,面临三江平原,自九一八事变以后,为日军控制东北,北上进攻苏联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的控制佳木斯,为自己的所谓战略服务。日军自占领佳木斯后,大力的修建铁路。除了已经修建完成的鹤佳铁路、图佳铁路之外,日军还正在修建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以及正在修建之中的滨绥铁路也途径佳木斯。

  不过凡事总有一定的两面性。日军修建了大量的铁路固然为了增加自己的机动性以及更加方便的掠夺小兴安岭、三江平原的丰富资源,但有的时候,也未必不能为抗日武装对其进行反击提供帮助。

  乘上了火车,原来需要长时间行军的三十多公里路程,不过不到一个小时便抵达了此次突袭的目的地。当杨震所部乘坐火车悄无声息的进城,并顺利抵达佳木斯车站的时候,整个佳木斯此时却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即便是有铁路沿线的伪满铁路警察发现了就光明正大摆放在平板车上的山炮,以及闷罐车敞开的车门内黑洞洞的枪口,也并未在意。因为这一段时间之内日军调动太过于频繁。

  除了原来驻扎在三江省各地的第四师团全部被抽调回来之外,便是其他各地的日军也有向佳木斯调动的。因为缺乏足够的汽车,所以日军调动基本上以铁路输送为主。

  而这些调动基本是这些伪满铁路警察无权知晓的。见到军列上的火炮与机枪,这些伪满警察还以为又是那一支关东军被调集过来,准备对汤原西北的山区进行清剿。杨震所部的军装与日军太像了。除了帽子不同,没有军衔之外,其他的几乎是一模一样。

  而乘坐平板车上的炮兵为了避免军帽在疾驰的火车上被刮飞,几乎都将军帽摘了下来。这么一弄,不细看,冷不丁的还以为车上的都是日军。而且疾驰的火车,也不可能留下充裕的时间让他们看得仔细。

  当这列火车进入佳木斯站,还未等列车停稳。车上便涌下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