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八章 且观沙盘议良策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琮是在回襄阳的路上接到白马湖战报的,对于周瑜在这么短时间内,便攻破曹军白马湖大营,刘琮并不觉得意外。曹军白马湖大营虽然占有地形上的优势,可是孤悬于淮阴城外百十里之地,在刘琮看来处处都是漏洞,何况主持白马湖大营的又是何夔那样的文人,岂能是周瑜的对手?

  至于接下来该如何攻破淮阴,刘琮也只是在空闲时和法正等人在沙盘上推演一番罢了,实际上具体的作战指挥,刘琮是不愿插手的。他相信以周瑜的能力,一定会有办法攻破淮阴,挥兵淮上,从而达成己方战略上的目的。

  自从刘备在北方逐渐站稳脚跟,刘琮便将心思放在了大局之上,他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上抽身而出,广拔人才,任贤选能的目的,也正是为此。

  如今天下大势,竟也渐渐有三国鼎足之势,虽然形成这个趋势有刘琮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刘琮也未曾想到刘备会如此顺利,很显然刘备已经意识到世家大族的作用,并通过沮授、田丰等人开始与河北世家大族展开合作。否则袁尚、袁熙再如何无能,刘备在夺取冀、并的过程中,也绝不会如此顺利。

  虽说时势造英雄,可有时候英雄也是很无奈的。在这一点上,刘琮其实挺理解刘备的,也很能理解曹操的无奈。不过理解归理解,做为争夺天下的敌手,彼此之间的伐谋征战却是不可避免。

  从实力对比上来看,刘琮认为自己和曹操不相上下,如果单纯从军队数量、战斗力相比的话,或许还要高出一些。但刘琮很清楚的意识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个很强的优势,再加上豫、兖、徐等州一向是人才聚集之地,也是世家大族最多的地方。这两个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己方的军事优势。

  可以说在自己、曹操和刘备之间,实力最弱的就是刘备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刘备在河北立足,占据冀、并二州之后,才会显得一鸣惊人,实力大增。所以刘备的弱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根基不稳,人才匮乏。不过若是刘备能在河北立足之后发展一段时间,这两个问题也就自然不成问题了。

  相信曹操也一定看出了这一点,即便他一时不察,荀攸、荀彧以及郭嘉、程昱等人也都能看出来。那么曹操下一步的动向也就不难猜测了。曹操绝不愿意看到刘备在河北发展壮大,否则曹操在战略上便会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困境。而且解决了刘备,也就能顺势平定河北,对于曹操来说,这种一石二鸟的好事是断然不会放过的。

  刘琮在很早以前就和贾诩讨论过,对刘备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两人最终得出的结论相差无几,那便是在其有利用价值之时,必须加以帮助,以便刘备能够与曹操相抗。至于之后么,那便心照不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