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很多人觉得意外的是,曹昂还真的选择了在宛城暂住。

  当然这是他在得知双方已经罢兵言和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在决定之后,他就立即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解释自己的想法。

  宛城惨败,曹昂在被俘之初很是不服气。不服气源于想不通,十万大军拿不下个小小的宛城也还罢了,可竟然在一夜之间突然崩溃,这让人实在难以接受。他很想搞清楚,这一切都是怎样发生的。

  至于自身的安危,曹昂反倒没有太多考虑。这也是刘琮对他好感颇多的原因之一。

  三月初,韩嵩自许都出使归来,途径宛城与刘琮有过一番深谈,并且给曹昂带了一封曹操的亲笔书信。

  觐见天子奉上朝贡之后,韩嵩便向曹操道明了来意。

  对此,曹操颇为高兴。虽然宛城之战损兵折将,之后更是丢了舞阴等地,他不可避免的对荆州尤其是刘琮感到深深的敌意,但是做为一个日渐成熟的政治家,他同样明白眼下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

  所以即便对刘琮已经开始忌惮,并且非常想除之而后快,但他还是很快接受了刘表的议和之请。

  只有在后顾无忧的情况下,曹操才能放心的腾出手去消灭北方诸雄。当然了,对于刘琮他并不轻信,该防备的还得防备,好在刘琮现在只是南阳太守,想来若是擅启战端,恐怕得不到刘表的支持,至少得不到以蒯越为首的荆州世族的支持。

  此次议和的结果对双方来说,都各有所获。在曹操的安排下,朝廷以天子的名义褒奖刘表、刘琮父子,并册封刘琮为骁骑将军、南阳太守。算是给了刘琮一个正式的名分,虽然这个名分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作用。

  本来曹操对于出使的韩嵩也很有好感,对他封官许愿,试图将其留在许都。不过韩嵩很坦诚的告诉曹操,自己身为使者不能因高官厚禄而背主,何况他已经决定回到襄阳之后,将请求调任南阳郡,以助刘琮。

  对于韩嵩的这番话,曹操愈发佩服其为人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刘琮的实力将越来越强大。

  韩嵩并非虚言借故推脱曹操的盛情,他回襄阳没多久,就向刘表提出请求,希望能到南阳担任官职,刘表自然不会拒绝,相反很是温言鼓励了一番,放他去了南阳。

  与韩嵩一同去南阳郡的还有治中邓羲等人。他们这批荆州官员虽然在刘表手下也算重用,但是对于刘表立意自守的战略很不以为然。而锐意进取又颇有能力,且声名鹊起的刘琮,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和希望。

  怀着这种施展胸中抱负的希望,许多人都踏上了前往南阳郡的路程。

  其实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那篇《宛城战记》,这篇战记是由刘琮口述,王粲记录润色的。时间从刘琮出任南阳太守开始,一直到宛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