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四章 何不北上取关中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来,先是平江东,再是攻交州,短暂的休养生息之后又出兵益州,已经将荆州的家底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那么关中怎么办呢?对于战意正浓,一心要建功立业的将军们来说,似乎顺势北上,才是最为合理的。

  吕蒙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人物,他对刘琮说道:“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今大将军已得汉中,正可谓无后顾之忧,为何要裹足不前,止步于此呢?”

  他的第一句话是引用了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观点,对此刘琮倒是觉得很有意思,这说明吕蒙是认真看了书的,不过关中的重要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刘琮必须考虑己方的实力。

  这并不是说,以目前的兵力无法攻入关中,而是即便占领关中之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早在刘琮攻略江东之后,就暴露出刘琮人才贮备不足的问题,否则即便拼着让江东再乱一段时间,他也不会对江东的世家大族妥协让步。说到底,刘琮只能用妥协和让步换取江东世家大族对自己的支持,而不是由完全忠于自己,被自己一手培植起来的官僚队伍去治理江东。这个过程将会因此而更加漫长,期间或许也会出现反复,但历史的经验告诉刘琮,这是大势所趋,无可阻挡的。

  只是现在的刘琮还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被动等待。他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先达成战略上的终极目标,至于其他问题,即便通过妥协和让步的手段去解决,又能怎么样呢?无非是个人的声望稍有损伤罢了,对刘琮这个实用主义者,是完全可以舍弃的。

  “今益州已得,汉中将定,然我军师老兵疲,战线太长使得后方压力大增,以吾之意,当先稳固益扬,然后徐徐图之,实不宜再动刀兵。”刘琮略有些严肃的说道。他之前也没有估计到会这么快解决汉中问题,不过现在看来,似乎进展太快,过程太顺利也不是件好事。

  很显然吕蒙早已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他信心十足的说道:“关中诸将宁为曹贼之奴乎?大将军振臂一呼当应者如云,即便诸将中无人响应,百姓也必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更何况大将军威名正盛,将士们虽然疲惫,但士气如虹,攻城掠地,必然争先恐后!”

  不得不说,吕蒙对于关中诸将的心理还是经过一番揣摩的。在这一点上,刘琮和他的看法大致相同,至于说到百姓,这却不一定了,然而这并不是刘琮所考虑的主要因素,甚至己方将士疲惫与否,都和他要实施的战略没有太大关系。如果真的下定决心现在就攻略关中,刘琮大可以调用益州军和留在荆州的其他各部。

  刘琮很清楚,自己早已不是那个冲杀敌阵,于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的斗将了,甚至不仅仅是荆州军的统帅,他必须要考虑的更加全面,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别的方面。

  这倒不是说吕蒙被建功立业的心思冲昏了头脑,毕竟站在他的位置上,是看不到那些隐患的,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刘琮又不能将这些方面的顾虑和担忧告诉吕蒙。在这方面贾诩就要清醒的多,甚至有些问题,还是贾诩向刘琮提出来的。

  好不容易说服了吕蒙之后,刘琮感觉到有必要统一将领们的认识,至少要在他返回荆州之前。

  ...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