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二章 分合之间有大势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随着天气愈发寒冷,各地的大型工程陆续停工,以待来年。在工地上辛勤劳作了数月的人们,携家带口地返回家园,比起离去时的凄惶无助,现在他们已没有了从前的愁容,取而代之的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安稳,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虽然以工代赈并不意味着取消了明年的徭役,但一家人的生计得以维持,只要明年不再遭遇大的天灾**,总是能吃饱饭的。谁不愿意侍弄属于自己的田地呢?也许他们尚不清楚“耕者有其田”意味着什么,但对于刘琮来说,这关乎统治基础的稳定,他可不想整天面对内部揭竿而起的饥民。

  在这个时代越久,刘琮便越发清醒的认识到,那些金戈铁马血色浪漫,那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固然是这个时代鲜明的特点,但若是忘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看不清天下大势的话,就很容易迷失在这些特点中而不能自拔。

  原本历史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在诸侯割据,群雄逐鹿之后,必然会有大地主兼并小地主,大诸侯鲸吞小诸侯。或者是一个强势政权统一中国,或者是几个均势政权局部性统一,最终达到全国统一。原有的历史中三国就是后一种发展轨迹。而自己所做的,便是努力向前一种方式靠拢。

  如今江东已平孙氏虽未灭族,却基本上销声匿迹。原来的东吴自然不会再有,而蜀汉看来也很难出现。不过刘琮并没有狂妄的认为以自己目前的实力,便能够轻松击败曹、刘以及其他各路诸侯。前途是光明地,道路是曲折的,自己面前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要达到最终的目标,还有许多路要走。

  即便现在从表面上看来,荆、扬、交三州还算比较稳定,但刘琮知道矛盾只是暂时被压制,而非永久消除,当然他也不会天真的认为能够永远消除矛盾。就眼下来看,其实自己和曹操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原本的历史上曹魏虽然成功代汉最终却有被司马氏所终结,其根源在刘琮看来,就是没有很好的解决其内部矛盾。

  在曹操而言,其背后的阶层既有世家大族,也有小型豪强和寒士以及平民,甚至可以把皇室也归入其中。曹操集团中的世家大族是以荀彧、荀攸叔侄为代表的颍川文士门阀,而小型豪强的代表人物则有许褚、李典等人。至于寒士代表则非郭嘉莫属。再加上汉室和平民,可以说曹操集团囊括了这个时代中的各个阶层,他们的政治诉求自然是不一致的,而他们的政治力量,同样各不相同。所以彼此之间的争斗和博弈,最终影响的是历史格局的走向。

  那么刘琮自己呢?除了没有代表皇权的汉室天子之外,与曹操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而且曹操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