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 欲借雄兵讨逆贼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似的场景在荆州各地发生,本以为脱离户籍重新成为荫户之后,便能躲避赋税和徭役的逃户们,纷纷被赶回了家中。好在官府并没有追究他们逃籍之事,毕竟户籍上的人都回来了,官府也不想再将其逼成流民。

  逃户们的担忧刚刚散去,紧接着便为接下来的生计开始忧心,水灾不但使得粮食歉收,有些人家的房屋也被洪水冲垮。虽然有官府的赈灾粮,可就算能熬过这个秋冬,明年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自家种的粮食足够生活,谁会愿意抛弃田地给别人当荫户?可眼下缺衣少粮,怎生煎熬!

  深秋的清晨寒霜遍地,江边的枯草被萧瑟的秋风吹得倒伏下来,旋即被一只穿着草鞋的大脚踩在脚下,再也无法直立起来。

  一筐筐泥土被抬着、提着甚至是拖着,运上了江边的堤岸。长长的堤岸上劳作的人如同蚁群一般,一眼望不到头。他们衣衫褴褛,有男有女,甚至还有未成年的孩子和白发苍苍的老人。

  老人和孩童固然无法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却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在编竹筐,孩子们递个物件,打个下手,虽然被寒冷的天气冻的脸色蜡黄,但却少有人叫苦。如今这年头生活不易,这点苦又算的了什么?

  每年冬季农闲之时,便是荆州大兴水利建设的时候,自推行新政以来已成惯例。只是以前多注重于农田灌溉,如今因水灾之故,对于江堤防洪便愈发重视。其实若非去年冬季便已经进行过许多类似的工程,只怕今年那场水灾所造成的损失,还会更大。

  以往进行这样的基础建设时多采取抽调民夫应徭役的方式,但这次却与以往不同,虽然也有许多应徭役的民夫,不过人数最多的却是那些因水灾而生计无着的逃户,他们往往一家数口人都在工地上吃住劳动,用艰苦的劳作换取生存所需的粮食。有人曾经计算过,若是省吃俭用,所领的钱粮足以支撑到明年秋收。

  对于这些逃户来说,还有什么比看到希望更为鼓舞人心的呢?

  除了兴修水利筑坝防洪之外,各项大工程也都陆续展开。宽阔平整的道路每天都在不断向前延伸,大量新设驿站的房舍,也在匠人们的努力下逐渐盖起。

  随着荆、扬、交三州物价基本统一和大量新铸五铢钱的投入使用,原本显得颇为萧条的商业逐渐开始焕发出特有的活力。因为之前战乱频仍,许多无权无势的小行商都纷纷转行,现在地方太平,道路便利,对于他们来说,正是重拾旧业的好机会。这些普通的商人都能从目前的形势中看到商机,那些世家大族又怎能看不出来?

  早在七八月间,荆扬两州便常有商队往来,这些商队多数都是大族所有,在获利颇丰的同时,为两州的商业恢复产生了相当大的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