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三章 欲解症结循旧例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称雄巢湖,也算的上是一方豪强了。他自称巢湖太守,早就有渡江归附刘琮之心,如今心愿达成,自然很是高兴。

  “真乃豪杰壮士也!”刘琮颔首笑道:“军中多此豪杰,北人岂敢南顾?”

  一句话说的众武将心中热乎乎的,什么荆州扬州之分,立即变成了南人北人之别。

  相见已毕,众人上马一同入城,到了将军府中,稍做漱洗,便被侍从请到正堂入席。张昭等人虽未出城迎接,但这会儿也受邀前来,不多时,偌大的正堂之上便陆续坐满了文官武将。

  刘琮位于主席,自不用说,左边贾诩、王粲、庞统及魏延、赵云、文聘等将,右边周瑜、张昭等人,济济一堂,称得上群英荟萃了。至于黄忠因守九江,刘虎、胡车儿等驻于会稽,未能与会。

  “前者子敬曾对琮言,当务之急,以平稳为要。”酒行三卮,刘琮沉吟片刻后对座中诸人说道:“如今江东初定,新政渐次施行,未知诸位看来,这新政施行于扬州各郡,可有不妥之处?”

  张昭见江东诸人皆看向自己,不由苦笑,拱手对刘琮说道:“新政除清理户籍和设立三营之事,其余皆未全面展开,目前倒也看不出有何不妥。不过既然在南阳、在荆州都已获得成功,想来江东亦不例外。”

  “此言差矣。”刘琮笑道:“江东与荆州虽有相同之处,但也有特殊的地方,怎能以荆州的成功来断言江东就一定合适呢?诸位不必有什么疑虑,也不要有所隐瞒。施政之要,在于体察实情,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否则一拍脑袋就决定的事,必然会遭遇预想不到的困难,甚至带来相反的效果。我想诸位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吧?”

  虞翻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不过方才长史所言,也是实情。以翻观之,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各司官署长令不谙新政之要,若贸然而行,恐曲解新政之意,彼时将反受乱政之苦。”

  他这话一下就说到了最大的症结所在。

  对于这个问题,刘琮也曾有所顾虑,当初在南阳推行新政之时,虽然他与王粲等人拟订了很详细的条文、律法,但实际上在推行过程中,因各级官吏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所取得的效果也大相径庭。比如清理户籍之事,心思细密,对清理户籍的目的有清楚认识的官员,就要比那些粗枝大叶,不明白为何要清理户籍的官员做起事来有条有理,成效显著。

  到后来刘琦请命在荆州全境主持推行南阳新政之时,也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为此还专门跑去向刘琮要人,如果不是南阳已经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官吏,恐怕到今天荆州也难以在全境推行新政。即便是现在,刘琦也还曾来信诉苦,偏远些的郡如零陵郡、桂阳郡等,还有些县城未曾展开落实。

  刘琮思忖片刻,对虞翻说道:“仲翔说的没错,然而时不我待,有些事情已经到了迫在眉睫,不做不行的地步了。当此时,唯有靠大伙儿同心协力,共度难关。既然各司官署令长对于新政尚不熟悉,不妨就此集中起来由熟悉之人释疑解惑,然而行之各地,如此一来或可有所收益。”

  这既是搞短期培训班了,出身于南阳的贾诩、王粲等人相视一笑,数年相处,他们已经太了解刘琮了。不怕你们不会,圈起来学习呗!

  学了之后还不行,那这官恐怕也就当不下去了……

  ...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