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五章 缓兵之计稳军心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请降,将士们不知是假,岂非更为失望?”孙权皱眉问道,对于这个计策,他打心眼里是不赞同的。

  见孙权如此说,周瑜轻咳一声,接着道:“如此一来,将军不就知道众将的真实想法了吗?”他其实很不想点破这一层的,但不知为何下意识的便说了出来。也许是因为受到孙权的猜忌,才会如此想证明自己的忠诚?可自己到底是忠诚于死去的孙伯符,还是眼前的孙仲谋呢?

  孙权听了眼前一亮,颔首道:“既如此,就依公瑾所言。”他现在越来越担心控制不住军队,最忠心的精锐部曲死伤殆尽,从各郡县抽调而来的郡兵县兵且不说战力如何,忠诚度首先就是个大问题,若是再交给不忠于自己的将领统帅,那后果令孙权想想都不寒而栗。

  如果真的能借这次假意投降观察出诸将的真实想法,也能让自己识人更明,不至于错用了那些起了异心的将校。

  至于这么做是否能稳定住军心,在孙权想来,若是能让全军上下不再每天担心被荆州军大举进攻,或者真的有可能使得大伙儿都放松下来。至少不要人心惶惶,每天都有逃兵出现,那样话不用荆州军来进攻,全军就有可能一夜之间崩溃了。

  “只是此计瞒不过刘琮,能拖延的时间也有限。”见孙权微眯着双眼,若有所思,周瑜又说道:“所以同时还要向曹公求援,若是曹军真的能抽调出人马南下,则刘琮定然首尾难顾,而荆州乃是其根基之地,到那时他只怕也只能选择退守荆州了。”

  孙权虽然听了这话心里有些别扭,但还是点头道:“权即可便给曹公写封书信。然而曹公那边怕是要宗族子弟入许昌为质。”说到这里,孙权猛然想起来,若是孙翊没死的话,打发他去许昌却不是正好?可惜……

  “这个却不用担忧,关中诸将在许昌也多有子弟为质,只要能换的曹公出兵南下,则将军仍然可以保有江东。待荆州退兵后休养生息,整军备战,三五年之内,便可出兵西进,攻取荆州!”周瑜说着这些违心的话,心中颇感悲凉。若是伯符尚在,何至于要屈膝向曹操求援呢?

  不过孙权却不觉得向曹操求援有何不妥,毕竟曹操开始代表天子,这么想着,孙权便觉得此事大有可为。说到底,现在孙权已无实力自保,除了向曹操求援,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可想吗?

  然而据说曹操现在的处境也比自己好不到哪儿去,进入九月以来,曹操与袁绍数度交锋,并没有取得什么战绩,相反却被袁绍压制在官渡,进退不得。

  对于孙权的这个担忧,周瑜却有自己的看法:“曹公用兵智计百出,变化莫测,现在能以少敌多,拒敌于官渡,袁绍拿他毫无办法,就说明曹公还能继续坚持下去,所欠缺的,只是一个破敌良机罢了!而袁绍十万大军渡河南下,已经快一年时间,如此大军孤悬于外,粮秣补给损耗何止万千?疲惫之师,断难持久也。以瑜观之,或在年前,或在年后,两军必然会分出胜负。”

  “哦?以公瑾之见,曹公获胜的希望很大?”孙权连忙追问道。

  周瑜沉吟道:“应该如此。”

  “那么我们只要拖延到年后,便有机会!”孙权闻言精神一振,脱口说道:“如今已是初冬时分,再有两个月时间,总够了吧?”

  ...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