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男儿功名马上取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苛责,人嘛,谁不愿意为自己多想一些?但是军中要求的是令行禁止,要克服的恰恰是这种对于个人的考虑。试想若是将军下令冲杀,麾下士卒却想着求生独活,这样的军队有何战力可言?所以无论古今中外的军队,都非常强调军人服从性,因此有句名言“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诚然,现在就给这些少年灌输这样的理念,还为时尚早,毕竟他们还算不上军人。但是刘琮必须将这些少年拧成一股绳,有凝聚力才有战斗力。

  刘琮要的,是这些少年的锐气,是将来纵横沙场,于烽火狼烟中所向无敌的利刃,不是用作切肉剖瓜的凡品,而是淬了火的锋锐,不出鞘则已,出了鞘,便要将剑锋染透敌人的鲜血!

  为此,刘琮苦心孤诣,付出良多。每天傍晚,吃过晚饭之后,刘琮都要将所有人召集起来,给他们讲天下大势,讲曾经强悍无匹,虽远必诛的大汉,讲宦官弄权,讲黄巾之乱,讲诸侯结盟伐董卓,讲天子困厄臣子恨。

  少年是单纯而热血的,乱世之中谁又能独善其身?即便是那些出身豪门的富家子弟,也多有父兄丧身战场,家族遭兵灾元气大伤的悲惨故事。这些天下间的大事,他们或许听长辈议论过,或许自己也曾思量过,然而却从来未曾如同现在这般,如此明晰地被展示于眼前。原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惨之事,在天下竟然如此之多,而那些惨烈更甚,甚至闻所未闻的事情,则让他们在震惊之余,也多了几分思量。

  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

  刘琮并没有给他们一个直接的答案。因为他自己也在思考,在思索,只是这个命题太过庞大,也太过沉重,他只能告诉这些少年:

  战,是为了不战!

  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好,据荆州以图天下也罢,都只为家乡的一缕炊烟;手握权柄,剑指天下,只为换万世一代太平!

  这些思想在刘琮每天与少年们的交流中,潜移默化,逐渐根植于他们的心底。

  有了这样的觉悟,少年们的精神气就与之前渐渐不同了,彼此之间的隔膜也随之逐渐消融。

  在这个过程中刘琮也受益良多。对于这个时代,这个世界,已经不再是受限于来自后世的知识,而是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判断。他就如同一块巨大的海绵,疯狂的吸收着所能接触到的任何信息,通过自己的思考,丰富着自己的阅历,增长着自己的见识。

  暴雨来的快,却的也快。满身泥点的士卒们很快又暴露在烈日的炽热中。

  妈蛋,这么快又进入烧烤模式了,刘琮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心中嘀咕。以身作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太考验人的意志力了。特别是在没有任何人约束督促之下,自己找虐。不用别人说,他也知道现在自己晒的跟普通士卒没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