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七章 各怀异心同路行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懒得再开口相劝了。待他走后,吕布入后室见了妻子严氏,将方才两人的对话说了。严氏冷笑道:“陈宫还不是怕将军去了南阳,压过他?妾早就说过陈宫此人靠不住,现在如何?”

  吕布烦躁的在屋子里来回踱步,自言自语道:“他不让我与刘表结为姻亲,我却偏不让他如愿!只是怕他从中作梗,如何是好?”

  “不若……”严氏看看左右,走到吕布身边附耳低声道:“让高顺将其除去?”

  吕布猛地转过脸,盯着严氏看了半晌,最终摇头叹道:“罢了,万一走漏风声,反倒不美。”

  “将军既然不愿意,何不先行一步入荆州,待此事定下来之后,就再也不怕了。”严氏被吕布方才的眼神吓了一跳,这会儿心头还“砰砰”直跳,犹疑着说道。

  听严氏如此说,吕布眼珠一转,笑道:“好!就这么办!我亲自带轻骑疾行,你们便和玄德一路。”

  “将军万事小心!”知道吕布此去关系重大,严氏也不敢说什么一起同行的话,当下便给吕布收拾包裹,准备出发。

  刘备听说吕布连夜率领八百骑兵先行一步,心中还有纳闷,莫非吕布是怕自己对其下手?倒是陈宫知道吕布的打算,冷笑一声也不说破,他相信刘表断然不会答应,吕布此去,不过是先到几天而已。

  而此时身在宛城的刘琮,正和杜袭等人商议来年之事。

  在南阳郡待了两年,杜袭虽然还是颇为清瘦,但精神却比以前好太多。他这会儿站在南阳郡地图之前,指点着各县,随口报上该县人口、土地,流民数量,屯田之数,耕牛几何等等数据,看样子这些数字早已烂熟于心。

  “南阳可耕种之地,已经不足以容纳流民了。”将整个南阳郡的耕地情况介绍了一遍之后,杜袭说道:“所以明年必须开垦荒地,同时兴修水渠才行。”

  刘琮点头道:“开垦荒地是必然之事,只是明年还要开几处铁矿,现在不是怕流民不足,而是怕流民不多啊。”

  旁边王粲说道:“不止是铁矿,石炭、木材、皮革等都要大量人手,所以是不是不忙开荒,先将这些事办妥再说?”

  “粮食乃是根本,我觉得还是先开荒的好。”裴潜反对道。

  刘琮这会儿一时拿不定主意,见他沉吟不决,王粲说道:“都督不是派人向益州和汉中借粮了吗?若是得益州和汉中之粮,当足以应对明年开春后的战事。所以开荒之事,可以先缓一缓。”

  杜袭和裴潜这两年忙于政务,对于外交连横之事参与甚少,闻言便不再力争。

  倒是刘琮摇头道:“借粮只是观察刘璋和张鲁的态度,至于能不能借到,或者借到多少,都还是两可之间。”

  “既如此,还当以务农为要。”杜袭身为典农校尉,在他眼里现在粮食比天大。

  裴潜也道:“今岁以来,流民渐渐稀少,盖因三辅之地日渐宁和,流徙之民多重返家园。都督开铁矿、建木场,只怕人手不敷使用啊。”

  刘琮皱眉思忖,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若是不加紧制造军械,将来拿什么去兵围许都?这两年连续作战,士卒疲惫不说,军械损失也很大,如今预备役兵员可以调用,但相应的铠甲斗具是必不可少的。以自己目前的储备,还不足用,所以开矿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将自己的考虑说了之后,裴潜却道:“既然将军打算轮换使用各军,何不留其军械,以为新军所用?如此一来,各得其便,岂不甚好?”

  刘琮听了眼前一亮,笑道:“这倒是个办法。”

  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