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柔肠百结信难成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琦想到临湘城中很多官员对自己阳奉阴违,敷衍塞责,不由叹道:“是啊,为兄想不明白,为什么新政是好事,却有这么多人反对?”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刘琮见缝插针地给大哥上起了朴素的哲学课:“彼之蜜糖,我之砒霜。新政在兄长看来是好事,可在那些因此而损失了利益的人眼里,自然就是坏事了。”

  这个道理刘琦自然也是明白的,只是他缺少那种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勇气,还有相应的强硬手段,狠辣心肠。想起刘琮去迎击孙策前自己信誓旦旦的说过要一力承担,让刘琮放心,现在却闹的焦头烂额,不得不向他求援请教。

  “大哥去年在各郡游历,应该知道哪些人反对新政,哪些人赞成新政吧?”刘琮翻出那几卷《南阳补遗》,对刘琦说道:“编订户籍、厘清人口,乃是一切施政之根本,之后的赋税改革也好,土地分配也好,都是以此为依据。[.超多好看小说]那些豪强私纳人口,以为部曲,盘剥之重且不说,对于官府来说便损失了赋税根源。如此一来,何谈富民强兵?这些人是在挖荆州的墙角啊!所以对付他们,必须施以雷霆手段,方能震慑人心,稳定局面。”

  “难道只能出兵剿灭这些豪强?”刘琦犹豫道:“如此一来,恐怕真的会有人叛乱。倘若乱起来,或许各地都会有豪强相应,那时岂不是酿成大祸了?”

  看来刘琦对于斗争艺术还掌握的不够啊。刘琮微微一笑,说道:“对付这些豪强,其实有很多手段,但最重要的,是争取多数人的支持。兄长试想,新政落实之后,受益最多的除了官府,还有谁?”

  刘琦思忖片刻,不太确定的说道:“琮弟的意思,是那些普通百姓?”

  “是啊!为什么南阳郡自推行新政之后,与之相邻的南郡、章陵等地百姓都涌入南阳了呢?”刘琮笑道:“那些迁自豫州的百姓,现在赶他们走都不走了,这是为什么?”

  刘琦还是有些不明白,倒不是不明白刘琮这话的意思,而是对于普通百姓能在推行新政中,起到什么作用感到疑惑。

  对此刘琮讲了很多,最终让刘琦认识到,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利益的分配上。当然对付豪强这件事,刘琮便不指望这位性格宽厚的大哥了。这件事还是让吴宽去做比较合适,无非是拉拢分化,各个击破那一套,当初在南阳郡吴宽和他手下的特卫营,这些事可没少做。

  兄弟二人谈兴正浓,午饭便在书房内一起吃了,刘琦食不言,刘琮却没这么多讲究,一边吃,一边滔滔不绝的讲如何将百姓组织起来,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刘琦听了频频点头,心中暗记。

  用过午饭之后,刘琦干脆用现成的笔墨将方才的话记录下来。他运笔如飞,很快便写了好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