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0章 另有乾坤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自己悄无声息的消失,他想了想小心地道。

  “你们有在京中待过的,看看是否认识,有什么来头!”赵昺将望远镜递给杨世隆言道。

  “陛下,船头那道士似是提点洞霄宫郎如山,号一山!”杨世隆看了一会儿,有些不大把握地道。

  “嗯,杨统领说的对,此道士就是郎如山!”马端临听了拿过望远镜再看道,“那撑船的道士应该是住山道士沈多福,吾在多年前曾见过其,时间随长,但其相貌并没有太多变化!”

  “既然是他们二位,那么在舱中抚琴的就应该是那位自号三教外人的文行先生了,吾说怎么听其琴声是如此耳熟!”应煦听罢猜测道。

  “哦,他们缠着朕想作甚,难道也想玩儿出湖上慕道的把戏?”赵昺听了笑笑道。他清楚洞霄宫在宋朝不仅是崇尚道教的标志,还有着极深的政治意义,并非只是座道观那么简单。

  宋朝历代皇帝崇尚道教,于京城内外建立许多宫观。在京者为京词,在外者为外祠。真宗时命首相王旦充玉清昭应宫使,为宰相兼宫观使的开始。随后,外戚、宗室和宰执罢官留京师,多任宫观官。疲老不任事而又未致仕的官员也多任此职。于是形成制度:凡大臣罢现任,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以食其禄”,称为“祠禄”。

  先时任宫观使者员额绝少,熙宁时王安石执政,规定宫观官不限名额,知州资序以上官即可派遣,并规定了任宫观祠禄官按不同级别应得的俸给和任期。其当初不过是整治那些对新法有异议的高官。后来变味了,高官一旦犯错被逐,多被差派到宫观去当使或者提举,清清静静,面壁思过。

  不过作为惩处的手段还是多一些,也就相当于现代的留职察看。文官大学士以上,武官相当于节度使的官员,一旦犯错能以观后效的,往往派去宫观兼职,搞得不好随时兑现去当老道。彼时洞霄宫的“提举”多时能坐两桌麻将,大多属于推一把可以进去;提一下能够起来的兼职闲官。

  此外宋朝还有一种传统,凡年六十以上,不能理事的知州资序官员应自己陈请罢现任,为宫观。非自陈而朝廷特差宫观者,则属于黜降;但吏部仍可按“自陈宫观”处理,以示优礼。称之优老。南渡之后就更有意思了,绍兴时,士大夫流离失所,朝廷无官缺安置,于是许“承务郎以上权差宫观一次”;又有选入众多,无官缺可补,也破格给予岳庙祠禄。因而这洞霄宫不仅仅是供奉天地的道观,其中还另有乾坤。

  在绍兴年间丞相李纲被罢免,提举凌霄宫,其竟然兼职十三年之久。除了他之外,还有端明殿学士徐俯、资政殿学士汪伯彦、监居永州刚复任左宣奉大夫的张浚、左中大夫刘大中、左通议大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