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6章 西进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能够及时的获得各处消息,说起来他能够随时接受到各处的文卷,还要感谢蒙古人。

  古时不必现代,没有电话、电报,传递消息缓慢,主要还是靠人、马传递。而元朝疆域辽阔,要做到及时获得各地的消息,就必须要有完备的驿传系统。而他们在铁木真时期,察合台汗已修好由山丹州起,经过河西走廊、畏兀儿境直到他的驻幕地阿力麻里附近之虎牙思的驿道。

  但大规模的邮驿设置则开始于忽必烈时期。他迁都燕京,建国号的同时,在耶律楚材的主政下,颁布《站赤条划》,并以此为依据,统一蒙古站赤及汉地邮驿制度;适应统治中心的转移,规划以大都为中心的邮驿系统;建立以驿站为主体的马递网路和以急递铺为主体的步递网路,驿传站点星罗棋布,朝令夕至。从而形成规模庞大、称雄一时的元代邮驿,沟通了中央和地方及地方间的联系。

  在世祖忽必烈之前,元代驿站除了迎送使臣、提供食宿与交通工具外,平时也兼于运送贡品、行李等少量货物,战时还承担军需给养的运输任务。驿站系统于交通枢纽处还设有车站,专门运输金银、宝物、贡品等贵重急需的物资。驿传运输参照宋制,除以马匹递送为主体的驿站网外,还有一套以步递为主体的急递铺网,专门传送官方文书。

  驿站负责给使臣配备交通工具,6行有马、驴、牛,水行有舟,山行有轿,东北边远地区更有特殊用于冰上的驿狗。据统计,元朝全国千余处驿站共约有驿马四万五千匹。在东北的哈儿宾地区则有狗站十五处,供应驿狗三千只。南方一些水运达地区,主要是水驿运输,有水驿四百多处,备驿船近六千艘。这些交通设施,构成了元朝在全国的一个很大的驿路交通网。

  宋军在收复江南后,不仅接收了各地政权和仓廪,还继承了他们的整个驿传系统。赵昺当然知道交通的重要性,前世就有‘要想富,先修路’的说法吗?而他更清楚当下的道路还有着更重要的意义,这就如同人体的神经和血管,把信息和营养输送到每一个角落。也使得赵昺即便在船上也能够接收到各处送来的信息,了解到各个地区的情况……

  船队日夜兼行在第六日的傍晚到达江州,这就是《水浒传》中宋江被配之地,也就是现代的九江市,在往西去便是荆州之地了。而江州号称途通五岭、势拒三江,具有七省通衢的战略地位。由于得舟楫之便,加上物产丰富,此处自古就是通都大邑,是人员流和物流中心城市,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乃是中国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

  这里是东路军攻克的最后一座城市,由于前方连番失地,驻扎于此的元军人心惶惶,他们未做抵抗便渡江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