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0章 腹案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的问题,而小皇帝所言又非妄言,若想提高各军现有的战斗力也只有此途可行。而他也是个有眼色的,刚刚所言严格的说只是从底层设计说起,见他们并无异议,便转向组织架构的设计。

  宋朝自建国后为防止重现藩镇割据的局面,采用强干弱枝的军事部署,大部分禁军集中于都城附近,地方各州府只有厢军维持治安,边防采用禁军轮戊制,每逢大的战事则从禁军中抽调临时派将统军作战,也就形成所谓的‘兵不识将,将不知兵’。

  但是这种制度在北宋末就已经崩溃,为了应对新形势,赵构不得不放权领兵大将,从而再次形成大将统管一地军政的局面。赵构在形势缓和之后便欲收回兵权,重建禁军体系,先后削夺了韩世忠、岳飞、张俊等人的兵权,据说岳飞之死也与此不无关系。

  不过金军频繁南下,使得赵构的恢复旧制的设想并没有完全成功,不得不在前沿设置数个军镇据守,并以文官领兵,并将这种体制延续到宋末,终于在吕氏集团降敌后再次崩溃,导致整个荆湖防线失守,进而丢掉了整个江南亡了国。到了赵昺这里,可以说大宋新旧军制皆已失效,虽然恢复了殿前禁军和侍卫亲军的番号,可也是面目全非亟待重建。

  选择何种方式比较合适,当下朝中也有争论,不过在这弹丸之地上根本没有前线和后方之分,哪种方式都是妄谈。不过那也不能说问题不存在,一旦起复国之役,不会选择一个作战方向,尤其是在收复部分地盘后也要分兵驻守,从而就有可能形成新的军阀割据现象,但这也是当下最合理和有效的作战方式。

  不过这么做同样会引起朝廷内部的争执,文天祥在行朝初立之时曾前往剑南开府独当一面,当他打出一片天地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埋下日后数次被拒回朝的祸根。其在剑南积蓄了力量,搞得声势浩大,树立了威望,朝中的人就开始猜忌文天祥另有图谋,担心其归朝后篡权把持朝政,最后终于把他推上了绝路。所以赵昺觉着以这种方式重建军制反对的声音会很大,且后期收拾起来也十分麻烦,说不得也会重现斩杀功臣的一幕。

  基于现实和作战的需要,赵昺觉得干脆将团团伙伙全部打散,什么殿前禁军、侍卫亲军整个指挥系统全部撤销,将全军编成相当于现在的军或师为基础的独立单位。平时各自管理,各兵种进行训练,同时加强协同训练,并由枢密院组织各军联合演练。战时则根据任务的需要抽调各军、师编成集团军或是兵团,由朝廷选派将领指挥作战,与现代的模块化编组相似。如果成功,则以后组建战区也就顺理成章。

  一个部队总要有它的行政管理系统,可是这个系统如果又要管行政,又要管作战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