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9章 汇通全国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先组建的十大禁军和水军依然保持在四十万左右,组建的地方州军也维持在二十万上下。

  之后随着控制了两淮地区,为了保证北伐需要和后方稳定,禁军才再次扩编,组建了六个减编军部署在东南要地。而此次北伐后,也只是增加了十个旅的州军编制,也维护交通和镇抚新收之地。当然州军虽说是二线部队,但依旧是准职业化部队,战斗力也不可小觑。

  如此宋军总兵力维持在八十万上下,依然也只是大宋冗兵最为严重时期的规模。可依然让赵昺倍感压力,可以说除了人吃马嚼下,路途的遥远使得后勤难度呈几何倍数增加,再加上火器已经广泛列装军队,后勤补给的难度绝不是战国时期可以比拟的。

  为了保证这支军队的粮草供给,朝廷几乎用尽了所有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动员当地百姓、商贾在沿路提供牛羊,让大军一路买买买。此外还允许商人在军后贩售牲畜粮食,补充所需。而在重农抑商的古代,朝廷愿意在战场上优待商人,也无非是希望通过当地人减少运输之费。

  为了抢占西北战场上的先机,赵昺不得不又遣兵西征,这无疑又增加了后勤上的负担。而他敢于如此做,主要还是因为当下已经进入雨季,江河水位上涨,使得他可以利用水路在大范围内调动全国的资源,保证北伐军和西征军的需要。

  在中国历史上,早在西周时期周王室非常重视汉江——长江的航运通道,利用这条便捷快速的水路采取大量的铜以满足王室的需要。同时为了保证铜的安全运输和航运通道的安全无阻,周王室布置了汉阳诸姬的分封格局拱卫这条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航道。

  步入春秋,周室衰微。原本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开始兴起,对长江流域的诸侯国进行了大规模吞并,舟船水战跟随着楚国扩张的步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也是长江航运上最开始的军事运用。

  尽管长江流域的诸国开始进行舟战,但依旧没能完全克服长江天险。楚国所在的长江中游,水道曲折,百折千回,无法顺畅通航,而在下游江面过于宽阔,风浪过大,舟船容易失事。故而长江的横向交通还没有实现全面贯通,仅有部分舟船会因为军事缘故而航行交战。

  面对这样的自然环境,吴国遂利用江淮之间的巢湖水系来贯通东西横向运输。为此吴王夫差在原有的巢湖水系上进行了开发利用,开凿邗沟等多条人工运河,以纵向的运河将两条平行的江河连通。西向是吴国攻楚的路线,可利用舟船走水路运输兵员和补给,也可以继续向北。

  此时初步形成了长江东西航运和南北运输的格局态势。至秦始皇南征岭南时,为了支援前线的作战,他决意命人开凿灵渠,贯通长江与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