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7章 要去便去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等待之,分田地、减赋税,赈济贫苦,使他们从中看到我朝的诚意,并从中获得利益。”

  “尤其是我朝北伐节节胜利,蒙元溃不成军,丢城失地,已处于灭国之地,他们当然会屈服强者,而又担心失去既得利益,恐蒙元卷土重来,那么只有支持我朝彻底灭掉蒙元,杀尽蒙古鞑子。新仇旧恨两者相叠,自然表现的比之我朝更为激进,屠戮蒙古人毫不手软,而那些倡导‘两族和平共处’者也就被视为汉奸。”

  “官家是说当前北地汉人对故国不仅没有一丝留恋,且对鞑子展开报复!”苏岚惊诧地道。

  “这可能就是厚积薄发吧!被欺压太久,一旦被释放,就难以抑制!”赵昺苦笑道,“当前行营接到有关蒙古人和色目人被灭门、灭族之事不胜枚举,而各地衙门经调查除少数是盗匪所为外,大多皆是汉人所为,且他们往往皆是比邻而居的乡邻。”

  “这种仇杀往往是一哄而上,原因也不一而足,有的是杀父夺妻、霸占田地、抢占私财这等仇恨,也有的不过是过去的几句口角,言语不合。可参与者甚众,又无主犯,让当地衙门难以追究,只能是不了了之。现在只能让各地衙门将蒙古人和色目人迁居一处,另建新村,并派官军保护,以免遭到不测。”

  “原来事态如此严重,因此官家将静修先生的策疏置于案头,而不交由众臣传阅,也是意在保护其。可其私下里几次让其妻旁敲侧击向我打探官家阅后的意思,想来还不明就里,少不了几句抱怨!”苏岚有些无奈地言道。

  “这静修先生也是不识趣,还不死心。若是其策疏传之于世,名儒雅士的声名必将尽毁,遭世人唾弃,在士林难以立足!”李三娘不忿地道,为皇帝所为感到不值。

  谷饂/span“三娘勿要这样说,昔年大宋对琼州诸俚亦是视为蛮夷,而诸俚对朝廷同样心怀怨念,以致反抗不断,双方战事时有发生,哪一次又不是血流成河,两者间的仇恨延续百年。现在也正是因为有了琼崖郡夫人这等开明俚族首领,才使得双方尽弃前嫌,得以和解,使得琼州再无战事,汉俚和谐共处、共享太平!”赵昺看着其笑着道。

  “琼州诸俚得享太平皆是托官家的福,才能安居乐业,对官家当然无不感恩戴德!”李三娘白了皇帝眼揶揄道。

  皇帝口中的琼崖郡夫人,正是其母的封号,爵位已到外夫人极致,而诸俚也得以从深山老林中迁入平原定居,结束了刀耕火种的野人生活。更有人进入县学和州学,参加科举而入仕为官;入役军中者也多有积功加官进爵。所以李三娘言语虽然不屑,但心中却满是感激皇帝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官家如此是不是以为静修先生是可用之才,因而才加以保护,留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