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6章 想入非非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而民间尚武之风已然淡薄,悍勇之气消弭,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是那些习封的昔日汉侯,为表明自己无反叛之意,后代也多转而弃武习文,不谙兵事,如何能与南朝百战之师对阵。”

  “在先汗就有诏令,令各州县每岁召集乡勇利用冬闲习练战技,以备战事。而现在则言疏于训练,难道是尔等蒙蔽圣听吗?”铁穆耳听了斥问道。

  “大汗,乡间不准持器械,私藏弓弩者死罪,即便是那些豪门世家也不得有军械和盔甲。乡勇训练也只能持棍棒而已,州县武库储备的军械也不过百,弓箭不过十副,如何训练。他们即便骤然募集了乡勇,也难有那么多的甲仗器械,如何与南军战斗!”安童叹口气道。

  铁穆耳听了哑然,脸色黯然。他明白历史不管哪朝哪代,皇帝都是至高无上的统治,然而哪个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病,那就是怕被人取而代之。所以必须用尽一切方法来保护。为此,皇帝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谋反、造反等一切以推翻皇权为宗旨的活动。

  而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防范于未然,只要谁有谋反的苗头,就先下手为强。然而,如何判定谋反呢?谋反最重要还是依靠暴力手段,简单来说就是要有人,特别是要有军队。所以,对于武器的管控,成为历朝历代的重点工作。

  如此就有一个说法,就是“禁甲不禁兵”,蓄养一定规模的家丁和私兵有时候都没有事情,但是却不能私藏甲胄。又有所谓“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意思就是古代一件甲胄可以抵三把弓箭,而私藏甲胄是需要被抄家灭族的。

  而如此严格是因为菜刀以及锄具都是百姓必须的用品,家里有这些东西自然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若是有了甲胄,不用审判直接就可以就地斩杀。因为一副甲胄价值不菲,一般百姓也用不起。甲胄制作之繁杂,打制之耗时费力,非有国家力量则不可及也,民间亦无可能集中资源大规模制甲胄。

  可如果是自己拥有锻造机构,那么这个人的实力必然不会简单,像锻造甲胄这样的工作并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做的,不但对材料质量有一定要求,后期的拼接锻造也有特殊的手法,况且一套甲胄所花费的钱财并不是一笔小数目,一般工匠团体根本接不下来。

  所以有能力拉拢精英工匠并且开设高规格锻造工厂的人,必然拥有雄厚的财力和权利。如果是借用官府机构来锻造甲胄,那么就更厉害了,这个人在朝中一定有着很高的地位,毕竟想串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没有一点威信和手段是没法做到的。

  那就是普通的民众根本没有财力和能力去锻造甲胄,能有“希望”打造出甲胄的人要么是地方世族或者军阀,要么是宫中官员或者贵族,这些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