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6章 名败身殒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触即溃,为调集援军赢得时间;而一旦外围失守,或是损失惨重,南军这时也失了锐气,居中的诸军则可以拖住敌军,然后出动后方精锐进行反击;若是两道防线皆被攻破,那么京师精锐则可以坚守城池,号召各地诸军勤王,围歼已是强弩之末的南军。

  但是大汗的意见是将弱旅布置在一线,而强军布置在二线,精锐戍守京师。意思就是以消耗达到消耗南军实力的目的,然后二线部队发起反击挡住南军的攻势,同时调动京中精锐进行反击,以达到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效果。

  伯颜清楚南军若是发动攻势,必然以精锐先行突破,打开突破口,而己方将弱旅布置在一线,根本挡不住南军的第一波进攻,甚至是一触即溃,导致国门洞开。而大举侵入的南军则可以分路突破,对布置在二线的部队进行分割围歼。此时兵力大损,京中精锐再行增援已经迟了,不仅失去了反击的能力,连守卫京师都困难。

  现下伯颜反思自己与大汗在兵力部署上的分歧,其实根本原因不是军事上的,而是政治上的原因。人有亲疏,地有肥瘦,同样这些入卫的宗王们虽然都是亲戚,却也有远近。按照大汗的安排,诸王的粮饷主要是自筹,朝廷补贴。

  如此谁都愿意去富庶的州县,这样起码粮饷不愁,还有油水可捞。而贫苦的地方,地方衙门都吃不饱,岂有多余的给他们。如此诸王们是四方奔走,以求自己被分到个好地方,甚至有人欲仿草原旧制就地称王,接管地方军政。为此也有不少人走伯颜的门路,希望他能代为游说。

  但结果大汗一纸圣旨将自己的女婿和皇后的家人皆分封到了富庶之地,而那些‘远亲’只能去吃土了。根本就是以亲疏分配防地,以各部实力无关。这引起了众人的不满,而怨气也就撒到伯颜身上,以为他媚上,有失公允,没有在大汗面前仗义执言。导致自己此次被贬,成了墙倒众人推,少有人为其辩护的局面。

  伯颜也明白导致今日被贬出京其实还是大汗对自己失去了信任,担心他要做权臣,尤其是在其逝后,朝中无人能够制约,形成主弱臣强的局面。但他扪心自问绝无此念,对大元忠心耿耿,对大汗绝无异心,落到如此下场也是问心无愧。

  不过让伯颜心有不甘的还是低估了南朝小皇帝好战和狡诈。阆中事件发生后,他之所以力排众议要求封赏汪氏,是因为汪氏戍守要冲之地,若是加以惩处,可能会激起兵乱,这不利于当前求稳的大局。另外元军在北伐中连战连败,士气大跌,对南军畏之如虎,所以也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定军心,让世人知道南军并非不可战胜。

  当然伯颜也考虑过南朝对此的反应,必然会因为此事‘问罪’,不过他以为南朝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