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2章 多面出击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支持了战争的同时,且富裕了百姓。

  其次汉中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四边军事集团若有跨境战争,汉中必首当其冲。三国末期,魏国司马昭以三路大军攻蜀,正是邓艾袭取了汉中,自阴平道翻摩天岭奇袭四川,攻陷成都,导致蜀亡。而本朝理宗年间,蒙古军入沔州,进军金牛,被击退。后在端平二年,蒙古军再从风州经略阳西池谷进攻汉中,制置使赵彦率军民顽强抵抗了一年,全军战死,蒙古军得以经汉中入蜀。

  另外汉中可作为以攻为守的军事基地。蜀汉时诸葛亮也是汉中为基地出祁山,先后五次出兵北伐曹魏。可惜诸葛亮在汉中主持八年出身未捷身先死。其死后,后主以姜维为卫将军驻防汉中,仍采用诸葛亮的以攻为守的战略,积极防御,八次出兵北伐,有胜有负,对巩固蜀汉政权起了重要作用,汉中人对北伐作出了人力、财力上的巨大贡献。

  四川归于中央王朝实际上是从秦国攻巴蜀建郡,一直持续到宋才算完成了同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宋廷也是通过对蜀地行政区的不断重组拆分才完成,将蜀地州县分割合并为益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和梓州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益州路主要是川西成都平原,利州路是山南与川北山地,夔州路是川东山地与河谷,梓州路是川中与川南的丘陵地区。

  到南宋晚期,蜀地才基本形成成都、嘉定、保宁、重庆、遵义和汉中六城格局。成都是川西丘陵中的平原中心,嘉定是滇蜀的通道和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的交汇枢纽,保宁是川北山地和嘉陵江航运的中心,重庆是长江和嘉陵江航运交汇的枢纽。

  在西北方向,西汉水河谷低地提供了一条由汉中通往陇西的比较平坦的通道。在东南方向,汉水连贯汉中与湖北,汉中居其上游,构成了西北与西南、中南地区的交通线,汉中恰逢位于江南—武昌—汉水和广州—重庆一嘉陵江交通线的末梢。

  在东部两侧水量丰沛的支流组成山区的毛细血管,汉中可以通过汉水与兴安、郧阳、襄阳、德安和鄂州保持沟通;在南部,经历过几个世纪以来的军事改造,从略阳到重庆的水道一直保持着贯通。江钲提出的自汉水溯流而上袭取汉中的战役构想也正是基于此,而又曾有秦国自汉中下汉水击楚郢鄢之地的成功战例在先……

  战争终究不是儿戏,在几经斟酌后赵昺原则性同意了江钲的构想,而后召开廷议商讨得到了诸相的支持,定下了分步走的方案。

  首先对于‘阆中事件’,己方要发布严厉的谴责,遣使向蒙元问罪,尤其是要狮子大张口,把价码开得高高的。要求一定要处死制造冲突的首恶,追究协同者的责任,并对伤亡者做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