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2章 欺人之说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受奢华的生活,宋代则是简葬,皇陵修建的期限很短,陵墓自然说不上气派,可其它方面不见得就简朴了。

  在宋陵中一般有三大类陪葬品,一是皇帝生前使用过的生活物品;二是皇帝生前喜爱的收藏品;三是根据帝王葬礼,必须要使用的金、银、玉质地的明器。

  据记载赵匡胤改葬其父亲于永安时,便使用了帝王等级的随葬品。梓宫用铁帐覆盖,棺下垫有当时很高级的棕榈褥,还有铁盆、铁山用燃漆灯。地宫配置有十二神俑。此外还有名为“当圹”、“当野”、“祖明”、“祖思”等物。不过这些随葬品配置只是标准配置,哪个陵寝都少不了这些。

  加之永安陵的主人赵弘毅,生前没有当过皇帝,这些随葬品是儿子当了皇帝后孝敬他的。而真正的皇帝死后,随葬的东西非常多。永熙陵的主人太宗赵光义,他虽然处处做得比哥哥好,但仍然难以超越赵匡胤的影响,不过在自己的葬事安排上,葬礼之隆重、随葬之丰厚却不在哥哥的话下。赵桓为表孝道,还将其身前的收藏如弓剑、笔砚、琴棋等全都随葬。

  这些内容之所以为人所知,还因有个习俗。现代流行在朋友圈的晒工资单、晒藏品,在宋朝皇家丧礼中有一种礼俗叫葬前展览,就是把将要随死者下葬的物品在下葬前进行展示,并召集辅臣前来观看。现代晒个包和车什么的,可能就是由此而来,但是也显得低级多了。

  王妤记的在书籍中看到过,真宗永定陵中的随葬品就“晒”过两次。第一次晒随葬品是收殓时,真宗是乾兴元年去世的,三天后‘陈先帝服玩及珠襦、玉匣、含、襚应入梓宫之物,召辅臣通观’。“晒”后次日,即将尸体收殓入棺。

  第二次“晒”随葬品是在当年的九月,当时陵墓已经造好,在梓宫下葬前皇家召辅臣赴会庆殿观入皇堂物,‘皆生平服御玩好之具’。这些物品是要进入地宫的随葬品,即棺外之物,“晒”过之后分类集装到不同的箱子里,置于地宫内放置棺椁的宝床上。

  所以这一‘晒’就等于是广而告之了,皇帝陵寝中陪葬了什么东西也为世人所知,起码参观过的人都知道了。而赵昺在护陵中收缴的物品也从侧面证实,所谓的薄葬只是相对而言,绝非是世人想象的只用些陶俑、木人而已。你想想,仅随葬的皇帝身前喜爱之物,那能是凡品吗!

  “唉!”赵昺听到这里却是叹了口气。

  “官家何故感伤?”吴曦看皇帝面带戚戚之色,急忙问道。

  “当年皇兄驾崩年仅九岁,棺中随葬之物也仅仅是几件玩具而已。且当时战事紧急,挺灵数日便匆匆秘葬,朕都未能送上一程。”赵昺言道,“而皇兄在病重之时,尚不忘为朕亲书传位遗诏,命我贴身秘藏,一旦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