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0章 随即而至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成京畿地区上万人受灾,这虽然过去江南冬季少有大雪,因而准备不足有关,但也说明朝廷的救灾制度性的缺失。而以他所知,历史上的元朝就是因为灾害频发,每每三两年就会有大的水灾及蝗灾发生,而元廷救灾无力导致民变不断,严重的削弱了其的统治,最终一场黄河大水引爆了元末的农民大起义。

  赵昺之所以在北伐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断然结束战争,其实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当前朝廷的财政一直吃紧,一旦有大的灾害亦无力救灾,从而引起民乱,那时天灾人祸同时发生,弄不好就走向亡国。因而他结束北伐,就是欲与民有休养生息,缓解两者间的对立,也为朝廷积蓄力量赢得时间。

  同时将灾害最为严重的黄淮地区甩给蒙元,那里就如一颗不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元廷但有天灾发生,元廷要维持稳定,就必须赈灾,就会逐渐耗尽其老本,无力再威胁江南;若是不救,就是天灾人祸齐至,民心尽丧,也就是再次北伐的时机……

  “王德将园中的雪清理了吧!”赵昺回返内廷,对眼前的雪景已然兴致索然,对王德道。

  “官家,天气寒冷,这雪还能保留两天,不若日后再……”王德见陛下今日心情沉重,想着留着这雪也能让小皇帝能借此放松下心情。

  “不必了,一场大雪仅京畿地区就有上万人受灾,上百人冻死街头,朕身为一国之君十分惭愧,若还有闲心逸致赏雪,岂不是与昏君无异了。”赵昺叹口气道。

  “官家宅心仁厚,心系天下众生,实是大宋亿万百姓之福!”王德听了赞道,挥手让人吩咐宫中杂役清理积雪。

  回到淡泊阁已经是午时过,赵昺心中有事胡乱吃了几口饭,便开始批阅今日的奏章。而想到国家初定,需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可自己又分身乏术,不免有些焦躁,又觉身心俱疲。连喝了几杯热茶才逐渐平复了心情,尽管国事千头万绪总要一件件处理,急也是急不来的。但是受此影响,他还是一时难以摆脱沉重的心境,不免分神想着赈灾之事。

  赵昺知道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建立“国家福利体系”的自觉,《周礼》中记录的“保息六政”(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春秋时管仲在齐国推行的“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病,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大约便是最早的福利政策记载。

  不过,国家福利成为系统性的制度,则完成于两宋时期。宋朝福利制度之发达,不但远超前代,而且之后的王朝也远远不及,是一套覆盖了“从摇篮到坟墓”、囊括了“生老病死”的救济体系。当然,宋政府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