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35章 唾面自干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求经世之道,集诸派精华得大成,开创儒家学派。自汉武独尊儒术,皆为历朝历代倚重,辅佐君王治世。至我朝,太祖立右文之策,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儒学已然成为国学。至今以历二百余年,期间名士辈出,他们精研典籍,开创心说,繁荣一时。可江南沦陷十年,现下江南士林萎靡,士人风骨无存,更有部分人自当堕落,再无先辈的砥砺前行的精神,堕落到只能拾先人牙慧的地步!”赵昺言道。

  “古往今来,入圣者不知凡几,尔等却只沉于自家一亩三分地,忘记了世界之大,提及圣人只知孔孟。却忘了天下尚有武圣关羽、文圣欧阳修、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兵圣有孙武,书圣王羲之、茶圣陆羽、酒圣杜康、医圣张仲景、还有史圣司马迁,此外尚有道、法、墨、纵横、释等等百家诸子,而孔孟只是诸多圣贤其中一家罢了!”

  “陛下所言极是,吾等固步自封,狂妄自大!”几个人再施礼道。

  “如此可见,成圣之徒,并非儒家的修心养性之一途,而是一道只要精通到极致也可成圣,哪怕只是被视为闲趣的茶酒之道。不过能成圣者也皆是道德高尚的大义之人,宵小之徒即便通达天道,也难以成为万人敬仰的圣贤。”赵昺没有理会他们,而是起身面向阶下围观的众人高声道。

  “那又何为道德,何为大义呢!”赵昺先问后答道,“朕以为所谓道德是只为公众共同遵守的规则,此乃是人存于世的基石,与人和谐相处的根本。不仅包括人所共知的仁、义、礼、智、信孝、悌,泛泛的讲父慈子孝、兄弟相爱,买卖公平、乃至族规村约,皆可视为道德之列。”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知荣辱、尚和合、求大同,此乃人人理应遵守的公德。进一步讲,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每个人涉及的行业不同,从事的工作不一样,那么士农兵工商当恪守各道德规范也自不同。”看到场上的人皆被自己的话语吸引过来,静听他的讲话,他没有胆怯,反倒竟然有些兴奋。

  此时的他不在是前世那个在人前讲话会脸红,也不是那个初登地位在朝会上不敢高声的小皇帝,而是视众臣齐聚的大朝会如常事,令数十万军兵冲锋陷阵的领袖。现下的场面也只是小意思,但却是头一次直面万众讲话。

  “匡扶天下,施仁政,救万民,使国泰民安,百姓安乐,便是为君之道;忠君爱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教化万民,此是为官之道;安于穑稼、乡邻和睦、重信守诺,勤俭持家,此乃农家之道;忠君爱国,守疆卫民,抵御外辱,勇于牺牲,正是行伍之道;精益求精,用于创新,质量为先,此乃工者之道;买卖公平、诚信经营、货真价实、照课纳税,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