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2章 速下徐州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沟及坡地、土台,构筑了起棱堡式防御体系,并呈梯次布置了火炮阵地,可以对远、中、近目标实施压制和打击。前沿阵地前挖掘了壕沟,布置了拒马、麓角,埋设了地雷,以防范敌骑的冲击。

  防守镇子的二团和炮旅的两个炮团则利用镇子的寨墙和运河堤坝及镇前的码头构筑防御工事,利用较为坚固的仓廪,配置火炮构建火力点,完善火力体系配置,形成交叉火力,可以杀伤从多个方向进攻的敌军;作为预备队的三团同样没有闲着,他们不仅要警戒镇子的其它方向,防止敌军渗透,还管控、维护治安的任务。此外在镇中的主干道筑起街垒,利用房屋,楼宇建立火力点,预备在寨墙被攻破时进行巷战。

  到了清晨看看已经初成的防御体系,罗大同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心中也稍有底气。正与几个幕僚开玩笑称五旅就是守城的命,从绍兴成军警戒京畿,到江东大战防守常熟城,进军淮北后仍是在零壁留守行营保护粮草。好不容易有了出战的机会,结果还是据守柳子镇断敌归路。

  ‘哐、哐……’正当罗大同‘哀叹’之时,突然警钟声响起,抬头望向镇中的高塔,上面接连升起三面红旗,观通哨也打出旗语报告敌军两路来攻,距镇子不足五里。大战来临,他焦躁的心情反而冷静下来,下令全军备战……

  …………

  尽管周边已经打得热火朝天,尚在零壁的赵昺目光却不在此,眼睛久久停留在徐州上。他清楚符离只是淮北防御体系上的一个支点,不过是战略上的一枚棋子。应天府对于大宋来说更多是一种情怀,随着宋室南迁,开封沦陷,其战略地位也大大下降,攻取此地政治意义要大于战略上的意义。

  徐州则不同。

  宏观上,徐州地处历史传统的政治中心关洛、北部边疆政治中心幽燕、财政支柱的江南三个重要地区的连接部,徐州到长安、燕京、扬州几乎是等距的,这个位置实在关键点,谁占谁得优势。从南往北打,只要占领了徐州,整个中原就像一个大棋盘一样摊开来。这个时候,只要把大兵团铺开来,想打哪就打哪,攻城拔地,轻而易举,洛阳、燕京什么的都不在话下。

  微观上,徐州对于南方政权更有着重要意义。其地三面阻山,一面临河,南引邳宿,北控兖济,西扼汴泗。有一泻千里之势,保障江淮险要之地,建康正是恃徐州才为南北咽喉。宋室南迁之前,徐州就是黄、淮之间重要的战略支点,只有控制了徐州,方能攻防两便。

  而南迁之后,徐州的战略价值更为凸显。拥有此地,退可以屏障两淮,进可以北上幽燕、西出中原。反过来,如果徐州失守,两淮就要面临严峻的国防压力,北朝则可以立足徐州形成强固的南下基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