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8章 事无万全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深信不疑,来到这个时代后初时也以此为标准进行估算。

  但是在经历过一系列的战斗后,赵昺就对这个标准产生了质疑,因为在蒙元交战中很多战例皆是经过苦战,而敌方损失三成、过半依然死战不退的情况十分常见,在千人规模的战斗中伤亡过半,乃至战到全军覆没的情况也多次发生过。

  如此让赵昺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的‘经验之谈’。他以为从宏观上讲同一个王朝的军队前期和后勤的战斗意识及战斗力会有很大的差距。而宋朝数次反侵略战争面对的对手除了契丹外,皆是以冗沉之身面对女真、蒙古这样的新生政权,从而出现数千人被敌人几十个人追着打,对战之时稍有损失便会崩溃的情况发生。

  赵昺当前面对的蒙元军队虽然已经出现颓势,但也只是与其全胜时相较,因而其出现高级军官贪腐,追求享乐等诸多原因导致战斗力下降,可必定底蕴雄厚。其次蒙元自立国开始就四处征战不止,长期的战争也锻炼出来一支善战之军,不但有着诸多精于指挥的军官,也有着大量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而这点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军队皆是一个有组织的集体,军官作为传递命令的网络负责将指挥官的意志传达到每一个士兵那里,作战时下级军官的阵亡就意味着不能排布成预定的阵型,不能执行预定的作战计划,然而一小部分低级军官的阵亡不会影响大局,因为还有别的下级军官兼顾指挥,或是有上一级的军官越级指挥。但若是随着大规模的低级军官的阵亡,无人指挥的士兵无法发挥出集体的力量,从而依然会产生溃退。

  所以他的理解是:古代军队由于技术的落后,需要更多的下级军官进行指挥,在同样的伤亡下,下级军官的阵亡比例要高于现代,随着下级军官的大规模阵亡,军队失去了组织,余下的散兵游勇必然是会溃退的。不过在这一点上,对蒙元来说并非不能克服。要知道蒙元的军队从初期的全民皆兵逐渐过渡到了当下以当兵为职业的军户制,基本上也可以视为职业化了。

  而军队的职业化,这使得军人的军事素质提高,更多的人可以在长官阵亡时接替职位,军官也可以指挥更多的人,在崩溃之前就能重新结成一个新的基层军事组织。因而说蒙元军队指挥体系完整的保持和职业化、半职业化,使得其战斗力的下降也只是渐进式的,而非断崖似的下跌。

  所以赵昺以为所谓‘一成损失就能导致全军崩溃’的说法非是什么金言玉律,这里边其实并没有固定的崩溃阈值,不同部队的顽强程度相差非常大。但在实战中可以设为止损点,或作为战略安排的依据。在部队伤亡超过一成就派预备队增援或者主动撤退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