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4章 不伦不类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阀一点甜头,站稳脚再收拾你们,中原都是我的;不成,也不过多说几句话,多派几趟信使而已,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看起来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反观宋廷对待北方汉人的态度就差了很多,认为这些汉人军阀有奶就是娘,早就不是贞洁烈女了,不如自己手下的嫡系部队忠心。所以在招纳的北人组成的军队与自己的武装发生矛盾时就采取了无条件支持‘南军’的政策。因此在北方汉人军阀眼中,那些遗老遗少,脑子里条条框框太多,不能善待自己,宋廷肯定就不是好靠山。

  在对待北方汉人的问题上,赵昺心情也是极为复杂的。虽说大家是同族,但是早在宋朝开国之时,便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后来在女真人入侵时又丢掉了整个北方。到了蒙元时,百多年的时间已然过去,北方汉人早已经忘记了宋廷的‘皇恩浩荡’。而此时你就不能指望一点好处都没给过的人全都冒着风险跟你干,还在兵荒马乱之际要求人家讲家国情怀,要求北方汉人“我可以不管你死活,但你还不能帮蒙元”的谬论了。

  换位思考下,宋朝皇帝提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那同样就要求皇帝必须善待士大夫。这就像给皇帝打工,一个本土老板刻薄寡恩,老用“爱企业、忠老板“忽悠手下;一个外企老板慷慨大方,谁功劳大就给高薪、给股权。试想如今有外企想直接聘用你,本土企业还得你自己跑去应聘,工资是人家好几十分之一,你说的人家还不一定听。如此你选哪家?

  你会觉得哪个企业是你有份值得卖命的?答案大家心里肯定已经有了定论。但你若是进入外企,肯定会有人说你是卖国贼。赵昺觉得人皆是趋利的,而治国也需要尊重这种基本的人性,你不能指望人人都是圣人,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能如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

  想想当初赵昺哪里懂得如何治国,亦是采用管理公司的方式来治理,提供稳定的薪酬,提高待遇,奖罚分明来聚集人心,为己所用。但是让他如蒙古人以那么大的手笔来招降纳叛,还是自以为做不到。不是自己小心眼儿,容不下人,而是客观条件也不允许。

  一者没有那么多的资源来分配,勉力为之只会重走蒙元财政崩溃的老路;二者,摆不平自己人,想想当初我们吃糠咽菜跟着你打天下,可最终待遇却不如一帮降者,谁心里能服气;三者,自己大肆封赏降者,只怕那些老道统们皆会跳出来大骂,用唾沫星子将他淹死。

  如此一来,不仅政策难以得到贯彻,反而会引发内部的动乱。但是如何收服北方汉人的人心,赵昺以为还得打破北地当前的阶级结构,实施普惠政策,施恩于普通百姓,从而获得其的支持。而蒙元那些特权阶级失去普通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