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7章 麓战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靠战马快速机动和冲击,一旦卷入巷战,就要在缺乏通讯协调和有效组织的情况下作战,依靠单兵作战会消耗大量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和基层指挥人员。毕竟一支精良军队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况且巷战还会丢失大量的兵器装备,不利于以后的作战,这只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取的下下策。所以,适度退让,以退为攻亦是一种战术。

  另外,巷战极易受到攻城方的残忍报复,往往就是烧杀抢掠、屠城泄愤,甚至在攻城部队无法肃清巷战的守军时,为了确保安全,极端情况下还会焚城,迫使守军撤离。再有迫使守军进行巷战,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一些重要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城市;二是守军突围不成,外有援军的情况;三是守军抵抗意志强,有死战决心。

  八撒以为常熟城不过是江南一座普通的县城,而非都城,也非边防要地,不具有坚守的价值。且自己目的在于夺城,而非歼敌,所以只在西城布置了兵力,其余三面皆未派兵,即可供守城部队撤离,也是瓦解守城部队死守决心的策略,毕竟城内的守备部队有活命的机会当然不会硬拼。而他最担心的就是守军死心眼,非要跟自己硬磕,可他也以为这样的人还是少数。

  所以八撒以为最好能通过谈判的方式夺取城池,才忍着怒气再派人前去喊话,希望城中守敌能识时务。可一阵密集的枪声打破了他的幻想,二次派去的使者连话还没有搭上,就被乱枪击毙在城下,显然对方连与他们答话的兴趣都没有……

  连续两次射杀了前来谈判的蒙军使者,罗大同在表明自己守城决心的同时,也是在向城中军民表明杀了蒙元使者后就已经无路可退,只有守住城池才能保住性命,无论是战是降都是死路一条。而由此激发军民死战到底,与城共存亡的决心。

  稍时片刻后,蒙军就发起了进攻,他们的目标是城西门。因为在稍有军事眼光的人看来,在缺乏船只和攻城器械的情况下,没有护城河遮护的西城也是绝佳的攻击点。当然罗大同也深知这一点,因此将防御的重点放在西城和环山的北城。

  西城虽没有护城河遮护,但在修建时也加强了防御设施,在西城门修建瓮城,毕竟城门是整个防御措施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而此时城墙上也已经搭建起了战棚,筑起了炮台。罗大同在西城布置了一个团的兵力,并加强了一个炮兵队,其中两个营此时已经上城,一个营作为预备队,而指挥所就设置在西城楼上。

  罗大同站在城楼之上向敌阵望去,但见将旗连连挥舞,从中冲出两队人马。一队驰向西北方向的镇山门,另一队则直奔西门快速本来。他看两队人马相当,各约有五百人左右,后边又有兵将随后跟进,显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