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见闻_【女攻/总攻】盛世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绝户并不罕见,陆笙箫追问。

  “听说是能少一些,但白花花的银子谁不爱呢。”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民不与官斗,三两银子太平盛世之下只要手脚勤快些并不难挣,周围的人唏嘘了几句就不再多言了。

  盛朝有九座都城,两百年前的君王为巩固民心下令无战事时不向凤女所在的都城收取农税。

  凤女轮流转,每座都城都曾免过税,所以没有免除杂税的四城农户也没有什么怨言,他们心里想的是眼下没有享的福,最后都会留给子孙后代,因此这项得民心的举措一直延续至今。

  当然也不乏有一些心思多的,比如吴秀才。

  “嚯,瞧瞧隔壁万阳城都富得流油了居然不用缴税,待我进了金凤殿定向圣上谏言,同为大盛子民应当一视同仁或者让富足的替我们缴税才公平。”吴秀才义愤填膺的一番话,并没有使乡亲们对他高看一眼。

  “书呆子你瞅瞅一会太阳就出来了,你与其在这做白日梦还不如早点回去帮吴大娘翻翻地。”

  此言一出,众人笑得更大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也不怪其他人把吴秀才的高谈阔论当成笑谈,季妍知道现今的寒门子弟能考上举人谋个一官半职就已经是祖坟冒烟了,若想上达天听简直是痴人说梦。

  至于吴秀才说的那些在季妍刚成为凤女的前几年也曾思索过,那时季母是这么对自己说的。

  “你能找到比这更好的法子么?”

  九选五,选谁。富年间或许百姓不会在意几两银子,那么荒年呢。连国师都不知凤女是如何传承的,由神凤决定就是最公平的。

  “且无论先贤出于何种考量,免五城农税已经是天恩浩荡了,要知道只有国库殷实我朝将士在外才能粮草无忧,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况且若有取富济贫的想法,何不从最富之人着手,几两碎银可供寻常百姓生活一个月而于乡绅来说不过一杯茶、一件衣服。

  可是别人踏踏实实积攒下来的钱财凭什么给你花,妍儿你一定要记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莫急功近利枉顾道义。”

  季母的教诲言犹在耳,这也是季妍在万阳城行商时与平民性命攸关的买卖不挣钱,如药堂、米铺。而只有富人买得起的东西价格昂贵无比的缘由,只要是豪绅心甘情愿买账就是取之有道。

  “兄台与其在此抱怨不公,还不如趁这个功夫去赚点银子。”陆笙箫也觉得这人异想天开,凭什么万阳城百姓辛辛苦苦攒的钱要替这种懒惰之人交税,忍不住呛了他一句。

  “哼,你们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们瞧瞧景阳城群山环绕,山路盘曲水路不畅,这里产的东西卖出不去,外面的东西也进不来,不饿肚子就不错了哪还有余钱交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季妍知道景阳城因景阳湖而得名,据说景阳湖里的鱼虾蟹鲜美非常,尝过的无一不赞不绝口。不过只有在当地才能品尝到,离了景阳城就吃不着了。

  “古有愚公移山,近有圣帝开渠,当年若非万阳城百姓听从圣帝号召齐心协力开凿万阳河渠,如今的万阳人恐怕连温饱都无法自足。

  依晚辈看来景阳城山清水秀物产丰饶,比当年连水都难自足的万阳城好了不知多少,若想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拓宽那条河道便是康庄大道。”季妍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山脚。

  就是那座山卡住了景阳百姓的咽喉,将原本宽阔的景阳河分成两路,一路紧窄只能行独木舟,一路河底怪石嶙峋无人敢行。

  “唉,姑娘说得太难了。”

  一个外乡人都能轻易看出来的症结,他们作为土生土长的景阳人哪会不知,只是没人愿意吃苦罢了,热闹的茶馆一时安静了下来,只听见雨打屋檐声。

  “想过得体面又不愿意吃苦,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陆笙箫很不客气的数落了一句。

  “事在人为。”

  这阵大雨来得凶猛去得也快,雨一停三人就继续往回走。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