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9章 新的一步_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地人愿意嫁女儿给延寿教教徒当然不是随随便便。

  对方本身只是个县里的农民,但嫁女儿也要挑一个有手艺的。

  这年代的人笃信学门手艺饿不死,所以看上了延寿教里一个年轻的铁匠。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认识的,觉得人年轻、气力壮,还有铁匠的手艺,能从延寿教里领月钱,所以就起了嫁女儿的心思。

  这当然是好事。

  延寿教自己的相亲会只能将单身男女内部消化。男多女少不说,一些单身女教徒在延寿教吃喝不愁之后就不想再找另一半依靠了。

  不管是出于什么考虑,周宇当然只能对此表示尊重。

  而找延寿教外部女性的话,延寿教出面是不太好的,因为没办法一碗水端平,反而好事变成了坏事,让更多人心中生出不甘和嫉妒。

  而延寿教内部领月钱的人虽然不少,许多人也愿意借钱来请媒人帮自己说一个媳妇。

  可是延寿教流民、难民的底色还未完全褪去,非本地人在本地婚姻市场上劣势很大。

  本地女方娘家会考虑嫁给外地人之后,将来男方要是回自己家乡,女儿是不是也要去很远的地方,几年都见不到一面。

  那女儿岂不是没办法帮衬家里了。

  人性自私,不少村里人嫁女儿的时候只许嫁给本村人的,因为想着距离近,可以时时帮衬家里。

  但情况总是在变化的。

  随着延寿教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人们在日常生活里已经把寿字币当成正常货币用,没人会说不收寿字币。

  去延寿教的驻村点听说书人说书,看延寿教舞蹈团跳舞,也成了不能错过的热闹。

  终于出现个本地人愿意嫁女儿给延寿教教徒,也是量变引发的质变,是一项崭新的突破。

  周宇为了对这种情况进行鼓励,为这对新人挑了间新建的房子,承诺等这位铁匠三个月后,也就是成为教徒两年期满之后就给他们分配10亩地,今后可以可获得这10亩地里的少量收成。

  周宇和方佳丽两人还出席了他们的婚礼,给了贺礼,给足了这对新人和嫁女的村民面子。

  这么做当然是对第一次本地人嫁女给延寿教教徒的事情进行宣传,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把女儿嫁给延寿教教徒是可以过得幸福的。

  没有什么本地外地区分,在延寿教这都不是问题。

  教主夫妇就是例子,他们作证!

  这件标志性事件引发了讨论,让安右道本地人开始将延寿教教徒纳入嫁女考虑,对延寿教内部的单身汉们也是一个激励。

  他们之前只能看着一些运气好的人和女教徒结婚,知道女教徒僧多粥少没办法谁都有机会,大家心思也淡。

  现在就不同了,大家看到希望了。

  事实上在安江道南州那儿,已经有不挑的教众看上了从倭国买来的倭国女人。

  就算个头矮小、长相一般,甚至还带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