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26章_如果这是宋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人之常情。

  又想起了那首诗——“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盖了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忽虑出门没马骑。买了高头金鞍马,马前马后少跟随。招了家丁数十个,有钱没权被人欺。时来运转当知县,抱怨官小职位卑。做过尚书升阁老,朝思暮想要登基。”

  截止到这里,韩国戚的人生都经历过了,再没什么兴趣。

  ——“一朝南面作天子,东征西讨打蛮夷……”

  这一句才正中要害。

  他不是天子胜似天子,这么多年以来唯我独尊,早已养成了睥睨天下的气势,当各种舒适性的享受不再钟意之后,自然要追求刺激。

  男人的刺激,更有哪种可以高过征服?

  韩侂胄在金楼玉宇间,脂粉腻堆间忽发雄心壮志,决定重新开启北伐,既报国仇又愉悦自己。这个决定传到外界,整个江南一片惊诧。这实在是太突然了,难道帝国的安危,人民的福址都只在某个人的心念一转之间就决定了吗?

  在后世也引起了长久的惊诧。因为关于北伐这个念头升起,历史给出的答案并不是韩国戚某天吃饱了撑的,随手拍了一下脑袋的产物,而是某个人的怂恿。这个人是谁,出于什么目的,都是谜,没有确切的正解。按官方的史书说,是——“……或劝侂胄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者,于是恢复之议兴。”

  只是“或劝”,没有具体指出是谁。

  宋史的官方、私人资料是非常详细的,基本上每句话都会注明由何人在何时因为何事而说,细致处堪比圣人?孔吃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点点小事都考证得清楚明白。

  那么为何灭口级大政的初倡者是谁,却讳莫如深呢?

  不是韩侂胄自己,史书说了是“或劝”;不是韩党内部人,不然道学家们绝不会放过他,必将其铭刻于耻辱柱上万年不朽;那么会是谁呢?

  呼之欲出,你懂的。

  终于再次北伐。时光漫步到公元1205年左右,汉民族的群体思维早已有了新的共性,曾经拥有的奋锐之气,如神宗改革、绍兴北伐等一一失败,造成了严重的思维后果。人们再不信努力可以导致成功了,而是总结出越是努力,越是悲惨,一动不如一静,务外不如守中。

  惰性、悲观接近定型。

  尤其是孝宗时代的雍熙北伐,历时不过几十天就输赢易位,更为上述的理论找到了佐证。这时韩侂胄提出北伐,赞成的人全国海选也没有几个,反对的人倒是不停地跳出来,公开议论,私下漫骂,写信给韩国戚本人挑衅的,都大有人在。

  不一一细数了,韩侂胄操起专治大棒,排头抡过去,很快世界变得安宁,鸦雀无声了。

  可以办正事了,举国伐谋,第一要素是民心士气。史书上说韩侂胄不学无术,心粗寡谋,那都是偏见、抵毁,这个人很有见识,并且务实。针对看似虚无飘渺不可捉摸的国民气氛,他没去唱高调搞演说,他只是办了几件大快人心的事。

  在镇江府为韩世忠立庙。

  镇江临近黄天荡,在那里南宋第一次击溃了不可一世的女真人,只差一点点就让金兀术全军覆灭。那里是南宋军威振奋的启始点,在此地为英雄立庙,其意不言而喻。

  一个月后,南宋追封岳飞为鄂王。

  在岳飞的追封制里,南宋官方以霍去病、祖逖相比于岳飞,盛赞其精忠报国的一生——“……人主无私,予夺一归万世之公,天下有公,是非岂待百年而定。”

  岳飞终于封王,尽管时间错过得太久了,尽管岳飞生前就不在乎这些头衔,可毕竟公道自在人心,南宋官方、民间稍有良知的人因这份追封而振奋。它是对忠诚、勇武、不屈、自尊等强势信仿的肯定,让久违的英雄气概闪回了片刻。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