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41章_如果这是宋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烧进江南腹地来。

  宰相为百僚之首,一言而定九鼎,他这样说没人再敢异议,只是合伙提出了一个貌似很实际的难题。请问首相,想打可以,由谁去打,难道要皇帝既亲征,还自将吗?

  这话很刁钻,南宋自从富平之战后就再没有一个军事上的总统帅,在每个敏感地区,都是由某位大将全权负责,自负盈亏。实行上南宋已经对各战区失去了控制,只能坐视成败。

  这时想找个人出来当总司令,谈何容易。

  赵鼎却直接点将——张浚。他是富平大败的主要责任人不假,把西军百年荣耀的牌子毁掉也是真的,甚至于搞得西北、西南同时危险,差点波及江南,覆灭宋室,可这时只有他才能承担重任。因为,毕竟他是有经验的。

  最后这一句让人怒到神经错乱,好有一比,尽管张艺谋在8分钟的奥运会宣传片里让女孩子们穿着中式旗袍集体扭成麻花状,中国人民集体换频道躲恶心,可轮到北京奥运会时仍然请他当总导演。

  为什么呢?

  因为他毕竟有过那8分钟的经验!

  张浚复出,重新成了军事一把手。这时他无限感激赵鼎,没有这个人,他不知要熬过多久才能重回权力中心。

  这位首相真好!

  这时怎么也得介绍一下赵鼎了,可却没什么好说的。他生于公元1085年,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四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进士出身,在升任首相之前没有任何可以记录的政绩。

  在如此风起云涌,天地变色的大时代里,他跟着大队人马从开封逃过长江,居然啥事也没参与,这人得低调到什么程度,或者说懒惰到什么程度呢?

  这样一个人,居然成为了首相,并且是独相。发生这种状况,只能说他是一个幸运的替代品。到赵构宋朝已有10位皇帝,论帝位之不稳,他高居第一位。比不孝、非嫡出的宋英宗,篡位自立的赵光义都飘摇,导致他换宰相的速度也宋朝第一。

  据实而论,赵鼎只是他随意选的一个轮换棋子。以上,是站在官场看赵鼎,从事实出发,他给人以这种印象。

  如果以赵鼎本身看事情,就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答案。他是建炎南渡以来最强硬的一位首相,之前每位宰相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智慧,无可否认,连黄潜善、汪伯彦之流也能算得上生存智慧高深的人。更不用说朱胜非能把敌人玩残的斗争智慧。

  可对外敌有勇气的却只有赵鼎一人。由此而论,他才、德、智、勇兼备,以前之所以沉默,必然有他自己的理由。

  很可能是他不想露头。

  这时赵鼎以首相之权力压官场,第一决策抗战;第二复职张浚;第三……请太监吃饭。太监集团在苗、刘事变中大受摧残,可底气还在,赵构仍然是那么的爱他们、信他们,搞得是否亲征都得回宫、出宫,和太监们亲密协商之后才会生效。

  赵鼎在都堂摆了一大桌,和十几个顶级太监聊了好半天,才算让太监们点头答应在某些问题上闭嘴。之后赵构大振神武,发表亲征宣言。

  ——“朕为二圣在远,生灵久罹涂炭,屈己求和,而虏复肆侵凌。朕当亲总六军,往临大江,决于一战!”

  说得非常好,既孝顺,把之前所有的妥协退让懦弱无耻都归于怕囚在远方北国受苦的父母兄长等亲人受苦,又彰显了自己的决战气度。

  这是他百试百灵,可以向当时向后世向所有崇尚孝道的中国人交代的理由,无论遇到了什么,他都在这个大前提下说事。

  接着他下令行在向北移动至前线平江府,他要亲自指挥,与仇敌决一死战。后宫家眷们从陆路到温州,再坐船去泉州避难。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他缓缓地在杭州城的皇宫里坐了下去,恢复到最舒服最平稳的状态,他觉得这样很好。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