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9章_如果这是宋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的汉朝就经常以钱财玉帛赐予匈奴的单于,这个分寸你要把握好。”

  语重心长,有节有度,曹利用也恭顺地听完了,但是抬起头来却一脸的激愤(利用愤契丹,色不平)——陛下放心,如果契丹人痴心妄想,臣宁死也不会答应!(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

  宋朝的和谈使者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悲壮必死的决心,但不管怎样坚强不屈,他都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了弱者的地位。之所以这样,都是因为瀛州。

  瀛州城丢了,战局进一步恶化,所以要低调作人嘛。

  可事实上完全相反,辽国人集中了全部军队,不分昼夜猛烈攻打了10多天,瀛州城却成了他们的噩梦,可以说是历次宋辽战争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

  在这次攻城之战中,辽军全力以赴。上至萧太后母子,下至每一个士兵,尤其是契丹国内地位低下的奚族人,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他们扔下了马匹,像汉族人那样临时打造了大批的攻城器械,然后四面围城,背负着盾牌一样的木板,向城墙攀登。同时箭如雨下,密集的程度肯定超过了赵光义围攻太原城时。

  因为战后发现,城头上挡箭的木板,方圆几寸的地方,就先后中箭二三百支!

  宋朝的瀛州知州是西京左藏库使李延渥,他手下只有少量的州兵和厢兵(民兵,当时称为强壮),这都是宋朝军队里二三流的等级,所庆幸的是,冀、贝两州的援军抢在了辽军围城之前赶到,让李延渥得到了宝贵的补充。

  就这么点人马,就开始经受20万辽军没日没夜的轮番进攻。简单地讲,就是辽国人不断地往城墙上爬,可宋朝人把城里能砸死人的都扔下去,城下面辽国人的死尸越积越多,但是萧太后都亲自上阵击鼓,要辽军士兵不计生死地继续往上爬!

  10多天之后,全体辽国人都绝望了……再攻打下去,瀛州城也许会破,但是他们的人或许也都会死光!因为他们己经付出了死3万余,伤6万多人的巨大伤亡代价,可是瀛州城仍然不是他们的!

  只有撤走,而且非常的匆忙,战后宋朝人出来打扫战场,辽军扔下的铠甲、盾牌、兵仗等物有数百万件,光是护城战壕里就捡出来40多万支箭。

  多奇怪啊,正在战争中,而且远离大本营,这些急需的战备物资为什么都扔下了?而且更怪的是,辽军的下一个目标居然是更南方的大名府。想想看,在他们的身后边己经留下了魏能、田敏、杨延昭、石普等宋军边关重将,以及15万之众的定州大阵,他们的确把这些宋军人马与宋朝的国都隔开了,但相应的,这些人马也把他们与燕云十六州隔开了!

  没有了退路,并且在瀛州城下大量减员,士气受挫,这种凶险时刻居然仍然选择南下,继续侵略,他们是想干什么?是不是在自杀呢?!

  可同时却又秘密地通过暗道,直接和宋朝的皇帝提议讲和……这样的异族人,在以前任何一个朝代里的汉族人,都从来没有遇到过。

  所以注定了曹利用的和平使者身份也不好当。他顶着刚刚提升的阁门祗候、崇仪副使的头衔渡过黄河往前赶,到了大名府就被王钦若、孙全照给拦住了。

  绝大多数的史书里都说,这是因为前方在打仗,所以王大宰相和孙将军不放曹利用再往前走。其实哪儿跟哪儿啊,什么前方后方的,战火己经烧到了大名府的城墙根儿底下,全城百姓连带着各级官员随时都会城破人亡尸横遍地,这时候出城,你是举着白旗请降,还是堂堂正正的议和?!

  所以王钦若不放曹利用出去,决不是仅仅是因为人身安全的问题,更有国家体统的考虑!

  这时要鄙视一下各种版本的历史读物,甚至王钦若、孙全照的官方本纪,难道是王钦若以后的声名狼藉,所以让以后千百年间所有写史的人都对他刻意的压制?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