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5章 疯批常茂,下杀手了_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把关于摊丁入亩的政策,说给刘伯温听。

  刘基听得冷汗淋漓,皇帝这一手确实算得上是大改革,而且比商业税更加要命。

  刘基本就是大明许多政策和律令的制定者之一,对于这天下的运转规则,了如指掌。

  摊丁入亩的意义在哪,废除人头税、放开户籍制度、清查田亩……

  这些改革,清查田亩其实皇帝这些年一直在做,黄册的推行,就是逐步蚕食地方势力的腾挪空间,增加朝廷的集权。

  而放开户籍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对朱元璋自己制定的既往政策的否定。

  但这份改革最让人胆战心惊的,是废除人头税,摊丁入亩。

  按认定收费,占天下大多数的百姓,必然会承受更多的赋税成本。

  如果摊丁入亩,那谁会成为受害者?

  肯定是拥有田地更多的地主会成为朝廷税收的对象?

  这可是要激起轩然大波的。

  农税是天下根本,而遍布天下的士绅,才是朝廷稳定的根基。

  虽然有所谓的以民为本的说法,可是刘基自己都不信这件事。

  所谓的民心,很大程度上,就掌握在控制基层舆论的士绅手中。

  皇权不下县,乡贤才是天下稳定的基石。

  可皇帝终归还是对他们下手了,刘基想到了在老朱制定商税的时候,所谓的劫富济贫的观念……

  这就是农税版本的劫富济贫。

  在士绅和百姓之间,皇帝终归选择了百姓。

  可刘基知道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对于许多一辈子没有出过村子范围的百姓而言,皇帝是一个太过遥远的概念。

  天下的民心,就是掌握在这些士绅手中,包括他刘基,在青田说话的份量,肯定比朱元璋更重。

  他突然有些理解,为什么朱元璋会借题发挥,任由锦衣卫在江南大肆杀戮。

  他在给摊丁入亩铺路。

  先杀得天下人胆寒,看谁还敢出来触霉头?

  “陛下……”

  刘基本来是想过来劝朱元璋少生杀戮,可此时明白皇帝是故意的,他口中的劝谏也说不出口。

  而且,刘基也明白为什么时隔几年,朱元璋才下定决心。

  摊丁入亩不仅仅是皇帝打压地方士绅的过程,也是他自我否定的过程。

  严格的户籍制度,是朱元璋亲自制定的,他也颇为认可这份制度。

  可摊丁入亩带来的,必然是天下百姓的自由流转。

  这对于休养生息是不利的。

  既然朱元璋敢推行摊丁入亩,代表皇帝一定权衡过利弊。

  而他的底气,大概也是三年的浙江的改革。

  一切,都根源于张异,刘基想起那个孩子。

  他上次来浙江的时候,还来拜访过自己……

  “陛下就不怕,百官反对吗?”

  刘基无奈之下,只能将百官拉出来说话。

  “刘先生,您猜这件事如果公布,百姓会站在朕这一边,还是士绅一边?”

  朱元璋笑得十分从容

  请收藏:https://m.shuxiangj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